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72 0
2010-04-13
前段时间下大雨,没带伞只有打车回家,在车上听到一则公益广告:为了保护森林,我们要节约用纸。
在车上闲着没事,突然思考起这个问题,即节约纸张能不能达到保护森林的目的?

首先,我做了几个定义:
1.
社会的生产关系分为造纸业A和用纸业B两个行业。也许有人说我们大家平常都需要用纸,不能这样区分。可以这样理解,对于A,即使他也使用纸张,但他生产的纸张远远大于他使用的,纸张对他来说依然是净产出;B则是完全的使用者,纸张对他来说是净消耗。由此,整个社会的行业分工,不管任何行业,不是净产出就是净消耗,也就可以统一划归为AB两部分。
2.
社会的经济是市场化的。行业A和行业B不存在壁垒或监管,A行业的人可以自由跳槽到B行业,B行业的进入A行业也没有障碍。市场是有效的,商品,劳动力价格和数量受供需关系影响,没有外力(如税收,政策限制等)影响。

好了,开始以下分析:
B行业的人选择节约用纸,造成纸张的需求量下降,而纸张的供给量没有变化,供大于求于是纸张的价格下降。
接着,A行业的利润下降,A行业的工人工资下降,于是工人跳槽到B行业。
B行业的工人人数增加,B行业的用纸量又会再次上升,纸张需求上升。
由于前期调整,纸张的供给已经下降,此时供小于求,纸张价格上升,A行业被看好。
于是A行业再次得到投资扩张,纸张的产出又恢复原来,树木依然被砍伐,而没有减少。

问题出来了,单方面提倡我们的用纸减少到头来竟会归于无效!
这是个多有趣的悖论,就像我学经济学时最开始知道的那个丰收对农民是不利的结论一样。

后来我又想到,这一结论中牵涉到几个变量:B减少的纸张量Q1A转移到B后增加的纸张量Q2。如果Q1>Q2,则纸张的减少使用对森林保护是有效的;而如果Q1<Q2,则B减少纸张使用不仅不会保护森林,反而会加剧森林砍伐。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减少使用纸张总是不能如我们所愿的。以此。

增加的Q2A行业的工资弹性所决定。假设B减少100张用纸,使A工资降低10元。如果A对此无动于衷,则节约行为非常有效,社会减少了100张用纸。如果A有一个不满,跳槽到B,又增加了100张用纸,则节约行为无效。而如果A有多个不满,且跳到B,则节约行为反而会带来恶化。

单方面的节约用纸并不能如愿,那么该怎样做才能达到保护森林的目的呢?我想到了这些方法。
1.
政府对A行业的进入设置壁垒,允许退出但进入成本极高。于是,造纸量下降后不再出现反弹,尽管需求量的上升会拉高纸价,但这并不会增加树木的采伐量。
2.
技术进步使用纸量下降。使用现代电子媒介取代传统纸张,即使有A转移到B,但增加用纸量Q2可以很小,甚至趋于零,树木得到保护。
3.
A行业实行补贴。这样,即使A的利润减少,但加上补贴后依然与原来持平,用纸量、造纸量的下降并不对A造成损失,树木砍伐得以减少。


一己之见,不知道对错,欢迎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