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不同级别】
做生意有不同层次,大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小到街头无名氏的贴大饼都属于做生意范畴。
在这些无数做生意的人群中,实际上只有两种级别,一种是高级的,另一种是低级的。
一般认为,赚钱更多的生意属于较高的层次,但我们认为做生意只有买卖和经营两个级别。
只做买卖的人,属于中世纪刚刚结束或者属于我们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候的生意人。他们的生意仅限于买和卖,所有他们所能做的和所会做的只有买和卖: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计划内买进计划外卖出、甲地买进乙地卖出、买进A卖出B、国内买进国外卖出。
这种人在我们国内,当时叫做倒爷,西方当时叫“商人”。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做生意的方式在西方经历了二、三百年后到18世纪开始步入颓势,在中国,经历了二、三十年后开始进入衰退。
毫无疑问,能看见价差并且最早意识到这种价差具有快速赚钱,而且是来钱最方便的途径的人,无疑是他们所属的时代反应最快,生意嗅觉最灵敏的人,这些人只要敢想敢干几乎是一定在那个时候发财的。但是这些人也是最经不起竞争的——特别是这种竞争是迅速变得激烈的时候。
18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们不厌其烦地一再指出,随着竞争者的加入,利润具有一般化的趋势。不难理解的是,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从事把产品从低价的地方运到高价的地方时,所有从事这种倒运的人,他们的特殊利润势必迅速消失。
我们不得不看到,这种倒买倒卖对环境条件具有极其苛刻的要求:除非别人没有意识到,否则一个某样商品稀缺的地方会迅速涌进大量的同类产品,不仅补足其原有的稀缺,而且还要变得严重过剩,这种在坐标轴上从剧烈起伏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步趋于平缓的波动正是市场的基本属性。
做生意的人必然迅速意识到,谁能掌握产品来源,谁更能在这种倒买倒卖中占有优势,于是我们看到西方在18和19世纪从单纯的威尼斯式的单纯买卖经济转化为以生产为主导的产业经济。产业革命开始了。
我们或许是有意识或许是无意识地遵循着这条发展轨迹。
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早期的倒爷经济后,我们提出世界工厂的口号,试图把全世界的生产抓到手里。
毫无疑问,伴随着90年代中后期的民工潮,我们的工厂不分大小地林立起来。
这种林立在短短的15年之后的今天已经耗尽其生命之灯的最后一滴灯油。
我们的工厂雇佣如此之多的劳动力,以至于简单劳动力以惊人的速度繁殖出来。
我们的工厂投入如此之多必须和劳动力相匹配的自然资源,以致全世界的自然资源都不够我们的消耗。
我们的工厂如此规模地新建和扩建,以至于我们的农田已经不够养活之前多生育出来的人口。
我们的工厂不仅刺激人口繁殖,耗竭世界资源,而且如此多的人口繁殖和资源消耗不仅占用了农田,还令这些需要住宿的工厂工人在由此伴随的资源涨价和土地稀缺中更加失去其立锥之地。
我们的商人以其倒爷所特有的反应速度,看到了房产必然稀缺所会带来的巨额价差空间。正和我们治理洪水喜欢用砂土填堵的方法一样,我们从来很少思考从源头去解决问题。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开始被西方称为“革命的世纪”。他们为了解决我们今天所遇到的矛盾在短短100年时间里进行了3次革命。
我们今天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当年的西方;我们今天没有殖民地可供掠夺;我们原本靠西方的高消费来刺激出口,今天也丧失了。
但我们还有前车之鉴可供遵循。1890年,马歇尔在其后通行于世界半个世纪之久的第二代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原理》中为原本的三个生产要素加入了第4个生产要素“合理的组织”。
此后西方步入了依靠经营来发展经济的时代。
生产资料上,经营的理念认为:投入生产资料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廉价越好,而是选择最合适的生产资料,哪怕这种生产资料价格稍贵导致利润不如预期那么高,但产品趋于完美是这种生产资料物有所值的体现。
人力资源上,经营的理念认为:雇佣的员工不是要求的工资越低就越值得雇用。低工资的工人往往导致极高的监督成本,这种监督成本导致的利润减损往往和高工资下员工发挥积极性所能带来的利润增加相比是亏有余而赢不足的。
经营的理念是品牌理念的核心基础。
经营的理念认为,我与其雇佣100个只会简单重复做同一个动作的工人,每人发给1000元工资,不如雇用30个思维敏捷有创新意识的员工,每人发给3000元工资。前者,每个工人都认为工资太少而心怀怨恨,后者每人都觉得劳有所得而奋发进取。这30个每天都思考如何改良生产技术,改进产品性能,改善组织经营的员工是产品创新的基础。正是有这样的员工,才会有新的产品被提出来,哪怕不成熟,但至少有改进的余地,而100个不动脑子的工人除了令生产过剩,产品堆积仓库以外别无可做。
经营的理念认为,因为我的员工具有创新精神,所以交给这样的员工使用更高级的设备和材料能令产品和服务更加适合配消费这样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谁也不愿意为贫穷而吝啬的消费者服务和生产。高端的技术和品牌不正是为特殊消费群体而立,因特定群体而生的吗?
经营是仁慈的,经营的理念认为,积极主动的员工应该享有高福利高工资;经营是平等的,经营的理念认为,任何自然资源都具有同等价值尽管其市场价格可能大不相同;经营是节约的,经营的理念认为,与其消耗大量价格较低的自然资源不如花费少量价格较高但物有所值的自然资源。
经营是冷酷的,经营的理念认为,只知道繁殖后代的牲畜应该有较高的繁殖率好捕杀后卖得利润,而只知道结婚生子的员工不可能更多地考虑生产经营,所以是不值得高价雇用的;经营是不平等的,经营的理念认为,不同的资源应该具有不同的用途,尽管其价格可能一样,但如果强行把价格一样的不同资源同等使用,那么就不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样资源的属性;经营是奢侈的,经营的理念认为,任何供给人使用的东西应该尽可能高级而不是尽可能粗陋,哪怕其所用的材料和技术是最原始最纯朴的。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