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年的书,我总结了一下两点,供大家思考。
一、凡是依据主流经济理论以及在主流经济理论下延伸出来的经济论著,基本上都宣扬自由贸易,崇尚自由市场经济。认为只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发展中国家就能以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向发达国家收敛。而在技术发展上,则宣扬适宜技术,甚至反对引进发达国家的前沿技术。
二、凡是脚踏实地,总结发展中国家经济、经济追赶历程的著作,无一例外的充满着国家干预的痕迹。比如在技术上,韩国的赶超(可以参见清华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金麟洙的《从模仿到创新》);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政府对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抗争, 这一抗争避免了韩国核心资产被外资并购的危险(参见宋鸿兵的《货币战争》)。
给我的总体印象是,正统的纯理论研究,大多宣扬自由主义,而基于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则显示着国家干预的积极作用。我感觉,宣扬哪种理论,受国家利益的约束。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急需扩大国际市场,当然经济理论要适应国家利益的需要,自由贸易便从英国发端。德国在19世纪内忧外患,理所当然的出现的李斯特的国家干预思想。《货币战争》甚至更加尖锐的认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服从于国际金融寡头的利益。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技术赶超的任务。我们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经济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责任必须明确,并且在有的方面必须强化,而所谓的自由贸易、发挥比较优势可能仅是我们的一项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