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679 11
2004-07-13

人的满足应该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起贡献,现在的经济学主要讲物质,

而物质可以认为是满足人的兽性的欲望。

最简单的是衣食住行,但人往往冲动,这种冲动是不是也是满足了人的某种欲望,

享受这种“冲动”,人往往也要付出代价,比如说少了一些既得利益,但有些时候人就是要冲动一下,

当然有人冲动多,有人少,这就象有人对吃评价高,有人对穿评价高一样,

这个也是画的出预算线的啊,哈哈哈哈。

瞎说瞎说,大家看看笑笑就拉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15 12:39:00

我非常同意你的想法,虽然呆但是事实我们只是在大大谈论物质经济学,而忽视了我们精神经济价值的核算,归根索源还是没有一个合适和科学的核算体系来衡量经济价值,或许再以后能够有个价值核算体系或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6 11:37:00

经济学承认人有“欲望”,但不探讨欲望的性质与原因。进入经济学视角的只是人们(在欲望与稀缺支配下)的选择(或取舍)。经济学假设人们的这种选择行为具有内禀性/一致性,并将这种选择行为的内禀性称为“理性”,或“理性的偏好”。在经济学中,选择的内禀性、理性、偏好是同义反复。

如果人们在选择行为上不具有内禀性,我们就很难系统地研究并预测人们的行为,也还难提出“偏好”这样的概念。

现实中,这些“冲动”很可能是不内禀的:同时喜A甚B,喜B甚C,又喜C甚A;一会儿喜A甚B,一会儿喜B甚A。如果“冲动循环不等”,经济学就无法将这些冲动纳入视角。而只要满足理性偏好的“两个公理”(完全性与传递性),经济学不须追究欲望(或冲动)的性质及原因,就可对这样的(选择)行为进行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7 12:13:00
人的精神世界远比经济世界复杂,并且人的虚伪指数是统计数字虚伪指数的兆倍。先研究经济先,人性交改宗教人士吧,阿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7 20:51:00

我认为这是经济学一个假设造成的,经济学的头一个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其实人是非常复杂的,行为的动机是多种多类的,除了利益之外还有很好,所以大家在学好经济学的同时也要对其他方面有所了解否则许多事情不能很好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7 20:58:00
有人说,比如周其仁,只要稀缺假设就够了,稀缺假设既真实又易于处理,研究具体的约束条件,就能解释现象了,不要太强的理性人假设。我觉得有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