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曹国奇好似极富情绪化的文字——《农民穷,活该!》后,我也点用极富情绪化的语言来写几句话的冲动,但理智总是在趋势我尽量以“治病救人”的态度来写几个字。
一、经济意义分析
“依马克思的价值论,农民现在没多支出劳动——即没多创造价值”农业从古至今生产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以前,农业生产环节不可能采用农药治虫、除草剂除草、农业机械播种收割等等。而这些也只有在社会发展的步伐中逐步出现,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下进行农业生产,治虫、除草、收割等都需要每一位现代农民投入新的劳动,同时需要学习农业科技知识,需要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种好庄稼、搞好现代农业生产,才能不仅养活自己、家人,而且养活那些不知农业生产是何的众多“上流人士”们。我真的不理解曹是怎样得出“没多支出劳动”的,如果,你有勇气当一天农民试一试。我敢说,给你一季作物生产时间,最后自己吃饱饭可能就成问题了!
按照马克思主义农民当然有权增加收入,对一个不懂得农业生产的“研究经济学的人士”,怎敢狂言用马克思理论分析农民问题?
“西经的原理像蟑螂一样多,也没系统性”。难道世间存在一项没有其连贯、延续发展过程的科学?难道西方经济学各种学说都是空穴来风?难道这么多人研究的东西都是一滩垃圾?对于一个不懂得西方经济史、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研究经济学的人士”,我们似乎不应该对他做什么一般标准的“强求”。但敬爱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治病救人”!
同前文所述,农民劳动投入在增加在西方经济学中同样不可抹杀。
按照作者的“稀缺或供求”分析,农产品是供给过剩。要按照作者的观点,应该使农民减少农业生产,降低产量,提高价格。那样我想对于作者这样的不生产农产品而必须消费农产品的人们将会怎么反映?难道作为一位“研究经济学的人士”不懂得“必需品”这一概念?莫非我们人类已经到了每天打点营养液体就可维持生命或是不需摄取任何物质的“精神”人了?
“在增加的GDP中农民的贡献是少得可怜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给农民涨工资呢?为什么要让农民消费更多的衣服、电视、手机、医疗和教育呢?”那么,我们就将农民限制在贫困或是现状,只准农民提供我们的吃食。这是何等的无理,这不是返回到奴隶社会,这不是反人类吗?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限制消费不就是限制生产。此外,非农产业没有农业支持会走多远?人类社会进程来看,非农产业都是由农业或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发展起来的。在世间,难道存在真正的空中楼阁?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外部效应”。城市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这个社会的财富的一部分,是这个社会财富的重要部分。但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污染,而这些污染使得生活在这个地球的农民同样承担负效用,而现代文明的代表——城市、工业却没有负担这些成本。那这笔帐怎算?我无法想象作者门前的饭店的烟囱排出来进了作者的书房,作者会向农民一样默默承受?试想,作者家住淮河边上某一繁华都市,洪水袭来,城市岌岌可危。是谁大义凛然允许炸掉大坝,将洪水引入自己的家园?这些账又怎算?
对于经济学这样为了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学科,其意义难道包括主张抛弃在社会中处于一定基础地位的群体?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更是值得思考。
二、社会意义分析
对于一个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是何物,更不懂得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经济学的人士”,我们不期望它会对社会学有多少见解。但还是基于“治病救人”,我还准备多说几句。
从革命谈起,农民这一同盟军是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知有多少年轻的生命为了今天的生活变成了逝者,如果我们这些后人一点慈悲之心都没有,让他们成为孤魂野鬼,我面对的起谁?在这些为革命献身的人们当中又有多少农民出身。没有他们,或许在残酷的腐朽政府的统治下,就没有了我们的先辈,更没有了我们以及我们现代美好的生活。在工业建设中,农民又无私的献出了多少。这恐怕是无法计算的吧!按照作者的不负责任的言论,真的要将农民逼上梁山?
当前,我们的工业、城市建设的初具规模,该是加大发展农村的力度了!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正在行动,新农村建设正在起步。
以上,代表自己、代表千千万万最可爱的农民亲人,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写的几句话。希望让有类似错误观点、看法的人们尽早从危险的边缘走回来!
朋友,我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农民衷心的说一句:不要在危险的道路上走下去了,在这样一意孤行,极有可能走向人类的对立面、走向反人类的另一面!!!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