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82 2
2010-04-18
.发现凯恩斯与胡塞尔惊人的联系,将会发生一场新的经济学革命.    2.凯恩斯生于1883年,死于 1946年,英国经济学家.胡塞尔生于1859年,死于1938年,德国哲学家.凯恩斯早    期的但已闪现出光辉思想的重要著作《印度的通货和财政》出版于1913年,胡塞尔的天才的并具有革命性的哲    学著作《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出版于1913年。凯恩斯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著作《就业、利息       和货币通论》出版于1913年。胡塞尔的标志性著作的一部分《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也出版于1936年。       列举这些,旨在反应它们都是同时代伟大发展的产物。      3.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更多的理解为到现象背后发现本质,真理在现象背后。胡塞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维度,        使人们在新的基点上来思考问题。真理在现象中,而不在现象背后,现象背后什么也没有。现象着,真理着;        真理着,现象着。我们不妨把胡塞尔的“现象”理解为“实践”。      4.也许胡塞尔的这一伟大方法论,在他那里只具有刹那图的性质,但有了凯恩斯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使之        变成了科学,尽管人们至今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      5.“ 通论”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经济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上        的凯恩斯革命。尽管如此,凯恩斯还是抱怨人们对“通论”的方法论理解的很差。由“货币论”到“通论”        的变化人们不但作了错误的理解,而且还认为凯恩斯倒退了。凯恩斯苦恼地说,恐怕我自己比别人要明白些。        “当我开始写‘货币论'时,我还遵循着传统路线,把货币看作是供求以外的一种力量,当我完成‘通论'时        我已有若干进步,倾向于把货币理论推展为社会总产量论”。这里凯恩斯表达了经济发展规律在货币关系本        身中,而不是在货币关系背后。       6.在“货币论”中,凯恩斯已经表达了这一使他自己也感到自豪的方法论,但他马上就发现,这个方法论只是         刹那图而已,与之前的货币数量说无质的区别。为了解决这一决定性的难题,通过艰难的探索,终于在“通         论”中,使这一方法论变成科学。实际上,“通论”中的货币关系、货币运算、货币预期,都是经济发展中         活生生的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人既在货币关系中,货币关系又被人经营着、谋划着。生产过程本身实现为         货币运动,货币预期推动着生产本身之发展。这里最本质、最关键的因素是生产力,而且是代表先进生产力         的人。当然,这是用马克思的话说的,凯恩斯不会这样说的,但是凯恩斯的思想实质与马克思有着惊人的一         致。       7.凯恩斯“通论”中,有这样一个等式:储蓄=投资。它是公式?它是法则?它是结果?如果从实得结果意义         上来理解这一等式,这是凯恩斯最反对的。凯恩斯多次告戒人们,不要在实得结果上纠缠,尽管实得结果         很重要。因为在实得结果上纠缠越多,实得结果中反映的规律就了解的越少。从公式意义上来理解,属于         货币数量说理论。如果从理论假说意义上来理解,至少有一半是正确的。凯恩斯认为,伟大的经济运动是         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运动组成的,这就是储蓄运动和投资运动。储蓄运动就是储蓄人的经营、工作,投资运         动就是投资人的预期、工作,他们的工作构成了凯恩斯所界定的伟大的生产关系层。这就是凯恩斯所发现         和经营的新大陆。如果在这种意义上来理解“通论”中的相关公式,至少可以说我们是在接近凯恩斯。       8.把经济学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把凯恩斯经济学称为宏观经济学,这不符合凯恩斯精神。人们         习惯于到微观经济学那里去寻找凯恩斯经济学的本体论,这是走错了路。凯恩斯经济学的本体论就在他的         分析中(总量分析),就在凯恩斯所界定并实践的大生产关系层面中,经济学的本体论只有一个。实际上         并不存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分。当然这种区分作为经济科学历史发展中的一个路标还是可以的。         人们把亚.斯密经济理念概括为“看不见的手”,把凯恩斯经济理念概括为“看见的手”,这是不负责任的         做法。“国富论”中的宏观分析并不比“通论”中的少,“通论”中对经济自由的要求并不比“国富论”中         的少。“看不见的手”对斯密来说,他是“看见”的,“看见的手”对凯恩斯来说他“并没有看见”。由斯         密到凯恩斯,社会生产力经历了巨大变化,经济科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着。       9.凯恩斯经济学天才地实践了胡塞尔现象学方法论。在现象学方法论基点上,我们会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         凯恩斯革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18 21:12:06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9 09:46:40
现象怎么能和实践划等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