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经济学是凯在经济萧条年代结合当时具体国情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前提而开创的论证ZF宏观调控必要性的理论,而且同时解释了失业的原因。凯的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的其他理论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从支出法来看,收入由两个部分构成,消费和投资,考虑三部门(加上ZF)还是四部门(再加上净出口)时,可以将投资看作是广义的投资。
先谈消费,消费由收入决定;分析消费共引出三个主要概念: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乘数。关于消费凯提出了简单的消费理论,即线性的消费函数,很明显这个理论是起到奠基作用的,极经不起实证分析,而在此基础上由后人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相对收入理论和持续收入理论则相对较好。
再谈投资,主要是投资的决定,凯从利率和资本边际率两个方面考虑,而这两个方面又以利率尤其重要。关于利率,主要从货币需求理论角度来考虑,凯恩斯的一个创造性的贡献应该是流动性偏好理论,更进一步讲就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投机动机理论最具创造性,结合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仅与收入有关而与利率无关),导出货币需求函数。关于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的独创在于流动性陷阱的分析,说明了水平的货币需求曲线的存在。
以市场来划分的话,凯的理论可以看成是分别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进行的分析。
产品市场方面,主要通过i=s来探讨产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关系,这里的i=s是指实际的投资等与储蓄,而不是预期的储蓄与投资;货币市场方面,主要通过货币需求理论探讨了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收入的关系。(注意:凯是分别讨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而从来没有将他们结合在一块)
后人希克斯研读凯的理论后提炼出is曲线和lm曲线,进而将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分析。得出著名的is-lm模型,被大部分经济学家称为凯的精髓,是为当下对凯理论最流行的阐述。(个人不敢苟同,我认为,分开的is、lm才是有用的,联合起来的is-lm分析假设了两条曲线的独立性,即一条移动不影响另外一条曲线形状,这显然不符合,个人冒昧认为凯当年未将两个市场联合做一般均衡分析当部分源于此)
应该说凯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有点像谈论马克思主义了,哈),后人则针对其理论的某一方面不断放宽假设或者修正假设而不断将其拓展创新,如上面提到得三个消费理论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关于投资理论的乘数加速模型,关于货币需求理论的货币交易平方根法则和托宾的货币投机需求资产组合理论,关于经济增长的索洛余量、哈罗德-多马model,失业及通胀的菲利普斯短期曲线、长期曲线及预期下的曲线分析。
个人认为,学习凯恩斯的理论关键是要知道其产生背景,要避免生搬硬套,离开其背景分析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就是错的。
个人对凯恩斯的一点理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