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108 1
2009-08-27
在国家金融市场运行合理——银行利率调整与股票债券市场良好的运作的前提下,储蓄=投资。投资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一国的生产力,从而提高国家的GDP。然而问题在于经济过热会引发新一轮的危机。根据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供给模型,如下图所示:

如果当前社会就业量小于N1,如图中N2点雇主所预期的总收入(雇主利润+劳动力成本)很大,但是其预期的总供给价格却不相匹配。当就业量大于N1,则总供给价格大于总收入。此就业量无法保证稳定存在。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投资激励了,来填补需求不足啦!!只是投资将再次提高生产力,将会引起新一轮的需求不足,如此循环往复,无法解决问题。但是只要政府拉动需求,将跟多资金转而投向公共投资,改善福利体制,整个社会的GDP才会稳定增张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28 21:52:04
只是投资将再次提高生产力,将会引起新一轮的需求不足,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1&from^^uid=12333
至少就现代社会而言需求不足直接的原因不是社会生产总量太大。凯恩斯理论的立足点之一就是人有储蓄的倾向,有积存财富的习惯,所以社会生产总量总是大于社会消费总量,于是有了消费不足。凯的路子是对了,但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