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商报
中国首次披露外贸“十年倍增”设想
“未来十年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总贸易额将达到5.3万亿美元左右,比当前增一倍,届时我国对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商务部昨日在广交会上首次发布《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到2030年要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目标,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有关后危机时代的“发展路线图”,“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也成为外贸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的关键词。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表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转变增长方式迫在眉睫,中国要推进自身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
中国在过去30年中成长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进口大国,然而,“大而不强”的现状令人担忧。钟山说:“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对中国外贸的冲击,实际上是对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去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2072.7亿美元,比上一年度下降13.9%。《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总报告执笔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钢说:“后危机时代也给中国扩大市场份额,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份额提供了机遇,中国也有这样的实力和潜力。”
“有观点认为,外贸不应当再发展,我认为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钟山说,“从中长期看,通过持续不断的政策完善和改革,中国未来会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
有关人士表示,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战略报告的亮点之一就是首次确定了贸易强国的具体指标。
根据报告,到2020年,中国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总贸易额将达到5.3万亿美元左右,其中,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达到4.3万亿美元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战略报告提出,未来20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即在2020年前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而在第二个10年即到2030年前后“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
李钢说,质量指标要求到2020年时,中国拥有一批跨国公司和世界品牌,占据产品、技术、环境、劳工、社会等标准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将提升我国对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不断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形成国际竞争的综合优势。
这份报告从去年7月开始谋划,商务部、财政部、中国社科院在内的“国家级智囊机构”和多所科研院校参与其中,整份报告囊括28个子课题。“为中国未来实现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外贸政策全面转型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中国外贸将继续贯彻落实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科技兴贸、“走出去”、自由贸易区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