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着中国的大规模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理解这一天文数字只会变得更加困难。
3月,中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高达2.447万亿美元。汇率、利率或其它市场价格的微小变化均有可能造成其持有资产的价值发生数十亿美元的波动。
随着中国的大规模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理解这一天文数字只会变得更加困难。3月,中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高达2.447万亿美元。汇率、利率或其它市场价格的微小变化均有可能造成其持有资产的价值发生数十亿美元的波动。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目前在上述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的外汇储备方面提供了更高的透明度。外汇管理局是负责管理中国外汇储备的央行下属机构,其新局长易纲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看来在他的带领下,外汇管理局在外汇储备方面变得更加坦诚。
在外汇管理局最新更新的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中,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累积情况被细分成实际购汇(中国称之为交易变动)和由中国投资标的的汇率及价格波动引起的价值变动两大类。它更为明确地展示了中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情况。据信,中国的大多数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随着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日趋成为中美公众关注的焦点,这样的透明度可能会令人满意。
外汇管理局在报告中称,2008年以来,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且国际市场美元汇率波动较大,外汇储备资产中非交易变动规模日益扩大,可能影响国际社会对真实国际收支状况的判断。
近年来,其总效应十分可观:价值变化相当于2008年和2009年年度外汇储备累积额的近15%。
外汇管理局估计2008年因价值变动造成的减额为606亿美元,也就是说,外汇储备的名义价值增加了4,178亿美元,实际购买外汇储备4,783亿美元,亏损606亿美元。外汇管理局估计2009年因价值变动造成的增额为710亿美元。
外汇管理局未进一步细化由汇率变化引起的价值变动以及由所持有证券的价格变化引起的价值变动各有多少。但汇率的变动情况能解释许多内容。2008年,美元兑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强,拉低了中国非美元投资换算成美元时的价值。2009年,美元兑欧元和部分其它主要货币的汇率下跌,中国持有这些货币的价值换算成美元时得以增加。(由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投资组合在报告中以美元为货币单位,因此以美元计价的部分当然不会受到美元价格波动的影响。)
(2009年中国的储备资产增加了163亿美元的非外汇类资产,主要是黄金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设立的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前几年这类其它资产的变化较小,但中国在2009年公开增加黄金持有量,属多年来的首次,而且像其它国家一样,中国也从IMF获得了额外特别提款权。)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称,增加新储备资产后,中国的外汇储备即符合IMF《国际收支手册》第五次修订版的标准(该版本自1993年起生效。IMF之后又推出了第六次修订版)。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称,前几年未能遵从这些标准,是因2008年以前外汇储备价值变化不大。
但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经修订之后的历史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如此。价值变化使外汇储备在2007年的基础上实际仅增加10亿美元。但2006年及2005年价值分别减少378亿美元及436亿美元。以近期增长速度来看,这仅相当于大约一个月时间增加的储备,但就当时储备的总规模来看,这与前几年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同。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尚未公布价值变化如何影响中国2010年第一季度储备增加额。从票面价值来看,一季度储备仅增加479.3亿美元,而2009年第四季度增加了1265.6亿美元。增速下滑的部分原因肯定是由于中国贸易顺差收缩导致。贸易顺差是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但今年初,美元一直上扬,这可能降低中国持有的非美元资产的价值,使得中国的储备看起来更少。以我们极为简略的估计来看,美元升值可能使第一季度储备增加额减少约400亿美元。外汇储备实际增加额可能远高于479.3亿美元,但要下结论仍需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