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购买商品,下同)贬值率的意义是在不同时点,一定数量货币在后时点购买商品数量的下降量与初始时点购买商品数量之比。
假设一定货币数量初始时点购买商品数量为Q1,后时点购买商品数量为Q2,则货币贬值率=(Q1-Q2)/Q1(得出正值为贬值)。
假设初始时点购买价格为P1,后时点购买价格为P2,则货币贬值率=(P2-P1)/P2(得出正值为贬值)。
例如某商品初始时点购买价格是10元/件,后时点购买价格是12元/件,则货币贬值率=(12-10)/12=16.67%。
假设购买商品的货币是240元,初始时点可以购买24件,后时点可以购买20件。
货币贬值率=(24-20)/24=16.67%。
货币贬值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同,通货膨胀率=(P2-P1)/P1。
例如某商品初始时点购买价格是10元/件,后时点购买价格是12元/件,则通货膨胀率=(12-10)/10=20%。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之间的关系是:
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率=(P2-P1)(1/P1-1/P2)
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率=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率
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率/(1-货币贬值率)
货币贬值率=通货膨胀率/(1+通货膨胀率)
当价格不变时,通货膨胀率为0,货币贬值率为0。
当价格上涨时,通货膨胀率大于货币贬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