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5592 9
2010-04-21
论文的一个部分是估算TFP,在估算TFP时拟“索罗残差法”(生产函数用超越对数形式)。现在遇到一个问题资本存量K可以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到,但对于劳动L,使用什么方法呢?传统的就业人数吗?不想这样。所以恳请高人指点指点(在线等!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1 23:33:35
晕,怎么会没有人回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2 00:23:26
关键我也不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2 05:30:28
我认真的查了资料, 对这个问题也感到疑惑。 我说下个人看法

在这个模型中有个很重要的假设 是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也许这个可以运用在发达国家, 但如果是在中国这点就不现实, 我觉得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没实际的算过中国劳动力增长率) 有可能出现劳动力递增的情况。

其次, 模型中AL估计的是有效劳动力, 有效劳动力又需要有非常准确的数据, 如失业率(比如本月可能在寻找工作,下个月就有了工作,因此而导致的数据的变化是否要考虑在其中?)和就业率,还有就是劳动力的流动是否计算。。。。

我建议你可以考虑用隐(潜)变量模型来试试,可以解决我的第二个疑问,我帮你找了资料也传给你,你参考下说不定对你有帮助。

还有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可不可以用human capital 来衡量呢? 不一定非得局限于劳动力吧。 而且solow model 本身研究的意义在于研究增长率和收敛速度(speed of convergence) 书里面(Baumol 1986)研究收敛模型是用Ln(Y/N)income per person 不知道你能不能也用这个!

看了半天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楼主不要失望。。。。。。多找些资料参考下
附件列表

biemer.pdf

大小:87.37 KB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2 10:11:02

还有,你提到的隐变量模型是什么?

首先感谢你的热情,昨晚郁闷了一会,没人来回答。其次我想就我的问题说点看法:1、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使用使得我们可以不做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这是没有疑问的。2、我的主要疑问是对于劳动L的估算,想使得L尽量准确,这样后面的TFP才准确,且后面的工作才能继续下去(论文主题不是TFP)。再次谢谢你,那位高人对劳动L的认识比较深的可以来探讨探讨! 4# 烟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9 23:59:58
请参见郭庆旺的论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