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万元的风险投资,不仅没换来任何回报,派往所投公司的员工还被拒之门外,投资
的人得走、钱要留,如此一场游戏一场梦,究竟这是投资者在追求高回报时的必然、还是
不健全的体制异化了风险投资的风险?
2002年4月9日清晨,北京长峰星桥计算机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总裁王先生突然被告
知,作为该公司最大的一家投资者,他派驻公司的员工被拒之门外,不仅如此,公司财务
部
的门也被贴上了封条,突如其来的一切叫久在商场拼杀的王总裁愕然了。
是谁把这位总裁逐出了自家的家门?这还要从头说起。
上了一条什么船?
两三年前,北京长峰星桥计算机有限公司还是个注册资金只有460万元人民币的小公
司,是由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投资255万元)、中国航天二院706/204所(投资200万元)及个
人(投资5万元)共同设立的。2000年12月,该公司增资扩股,以拥有有望在科技二板上市
的高科技专利产权募集投资。在朋友的撮合下,以王先生为代表的龙赢投资有限公司注资
1000万元人民币,加之募集到的其它投资及无形资产,新的北京长峰星桥计算机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长峰星桥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3500万元人民币,龙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龙赢公司)成了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2001年,增资┕珊蟮某し逍乔殴司理应如虎添翼,走上全新的发展之路,身为投资
叩耐跸壬更以为埋在土里的金子会迅速长成摇钱树,在二板市场上开花结果。不知
浅鲇谕庑卸跃营高科技产业艰难的畏惧,还是对科技人才荟萃的长峰星桥公司的信任,
赢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只派了一名财务总监行使监管职责,董事?位成员中龙赢占两
位,公司经营全权委托给了由原长峰星桥公司王谨为总经理的经营班子负责,在下达了40
00万元收入、400万元利润的经营指标后,王先生便当起了甩手掌柜。
时至2001年年末,吵吵了两年的二板还杳然无音,财务总监递上来的2001年度财务会
计报告却吓了王总裁一跳。一年的光景过去了,公司虽然账面有2100万元的经营收入,却
最终出现了四五百万元的巨额亏空。虽然对此数字是多是少双方至今争执不下,但结果无
异于五十步与百步,亏损大势已定,更不用说利润分配、分红派息。
少了一根什么弦?
2002年1月1日,公司股东会、董事会调整了经营管理班子,决定由王先生作为公司总
裁担公司经营职责,由长峰星桥一方指派新的财会总监。王先生终于走马上任,他要力挽
狂澜。
但事情并不像王先生想的那么简单。不久他便发现,他所钟情的这个冠以高科技的公
司实在与现代企业的运营模式相去甚远。公司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营销策略和计划,经营
管理者做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叫人瞠目,公司对客户关系、业务渠道没有什么有效的管理
体系,财务管理混乱,60人的公司5个人有签字权,费用开支严重失控,考勤制度形同虚
设,公司不仅从没有过定期的总经理办公会议制度,也没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
方面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但无论如何,已经投下了1000多万元作赌注,王先生总得
干下去,于是他一厢情愿地计划运用“软着陆”,慢慢改变眼前的一切。而随之而来的一
切,彻底打碎了他的投资梦。
按照公司经营计划,2002年第一季度,身为公司总裁的王先生应安排建立公司基本的
管理架构,为建立企业科学管理体系打下基础;第二季度后进入全面经营创立。但在总裁
第二次办公会议上,当王先生提出要聘请一名财务部经理时,却不曾想遭到了意想不到的
强烈反对。更有甚者,因为双方对原财务总监所做的200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有争议,遂公
司监事会决定外聘会计事务所来审计账目。由于双方都不能接受对方指定的会计事务所,
就随机从报纸上公布的会计事务所名单中共同认定一家。三月下旬的一天,正在紧张工作
的审计人员莫名其妙地被新上任的财务总监“请”出了公司大门,而且被告知不许带走所
有资料,包括自带文字资料,因为这是“保密单位”。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一项重要决
议就这样被中止。紧接着,公司财务室大门被贴上一纸封条,封条上的红色大印赫然印着
“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保卫专用章”的字样,而作为企业,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与增
资扩股后的长峰星桥公司间惟一的纽带,不过是公司股权结构表上注明的那18.67%的出资
比例———可哪一方股东有这个权力?
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遇到一道什么坎?
事到如今,王先生后悔了。他说自己虽然在商场摔打了这么多年,也算见识了不少风
雨,但这一次好像真的是遇到了迈不过去的坎儿。
几年前,某科研院所一个民品研究室整建制转为公司,长峰星桥公司因此成为科研单
位走向市场的一块试验田,但它的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原公司总裁据说不仅是一位颇
有成就的学者,还是某研究所副所长,是一位副局级的企业总经理。身兼四职的他有不少
大事要做,在长峰星桥公司兼的这份差事至多只能算是“副业”,所以很难有时间到公司
来打理日常经营,但他的工资、通讯等费用都要在公司报销,原公司的一些人对此不以为
然,但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者来说,最怕不过这类含混不清的利益往来。事实上,
在这样一家官不官、商不商的企业,公司经营亏损根本就与经营管理者的个人利益毫无干
系。只要不把公司的钱拿回家,各种花费在名义上都是合理的,即使把钱耗费光了,股东
也没有办法。
王先生名义上从今年1月1日起任总裁,但至今他没有接收到公司的营业执照,总裁助
理承认执照就在她手中,但董事长有话,此物绝不能交给王先生。总裁助理大致向记者叙
述了近一段时间以来公司与投资者双方的矛盾冲突,指出龙赢公司派来的财务总监也有责
任,比如在遇到双方利益有冲突时若能更委婉点儿,情形会好些。她认为,双方不该就事
论事,相互指责哪件事情、哪个人有问题,而是应该尽快找出制度上的缺陷,在公司的相
关规章中明确各自的责、权、利,以免每个大股东各自为政,损害整体利益。我们没有听
出这位总裁助理究竟偏袒了哪一方,但第二天就听说她被长峰星桥解聘了,幸好她还是那
家研究所的正式员工。
原公司留下的创业班底人人都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公司一员,也是原科研院所的正
式职工,企业好了,他们有收入,企业不好,他们回研究所。这样的机制显然难以形成员
工对公司负责的主体观念,这些备受原有体制呵护的人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很难真正
与企业市场化发展的趋势和游戏规则相调和。什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监管、按劳
取酬,这位王总裁如此在他们面前指手划脚,实在叫人心里不舒服。
几天来,被架空了的总裁王先生一直在设法行使自己的职权,但事态至今没有丝毫缓
和的迹象。现任董事长至今最关心的一件事仍然是“王什么时候走人”?人得走、钱却要
留下,尴尬的处境叫王先生欲哭无泪。如此一场游戏一场梦,究竟这是投资者在追求高回
报时的必然、还是不健全的体制异化了风险投资的风险?
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长峰星桥公司原总裁拒绝接受我们的采访,理由是他已经退了
,董事长的手机也一直没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