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国内地进行投资,成功退出一直是头疼的问题,外资风投可以通过运作被投资企业海外上市实现退出,内资风投呢? 2005 年5 月16 日,微软与深圳清华深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深讯”)达成战略性的独家合作协议,计划收购清华深讯的部分资产,并且计划联手清华深讯,在深圳成立“移动技术研发中心”。这纸协议同时意味着清华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可以成功退出清华深讯项目。
一、案例主角
(一)融资方 深圳清华深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移动通信领域的系统软件研发、集成以及应用服务提供的公司,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具备较全面的通信手段技术以及各种通信手段的运营牌照。公司拥有行业经验丰富并且极具活力的优秀团队,并且在多项移动应用技术开发上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在公司成立的几年中先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内运营商提供了包括WAP、SMS、LBS 等多项领域的系统软件和应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二)投资方 深圳清华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原名深圳清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 年8 月,是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主设立的高科技创业投资企业,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 亿元。公司资本实力雄厚、投资经验丰富、运营机制灵活,已投资项目包括IT、新材料、医药、电子、光机电一体化、高科技孵化器等领域的近40 家公司。目前,公司总管理资产近10 亿元。公司作为一家具有高科技孵化器特色的创新投资企业,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充分利用深圳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致力探索一种创新的商业投资模式。
二、投资经过 (一)深讯入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1999 年,入驻深圳清华研究院大学以前,清华深讯的前身深讯科技公司是一家主要开发寻呼系统应用软件的委身于居民楼的民营科技小企业。在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时任深圳市清华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冠平教授的支持下,经过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的考察,冯冠平教授最终拍板决定将其引入深圳清华研究院孵化,紧接着主导清华力合创投公司投资深讯科技公司,注册成立清华深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携手开发移动手机的应用软件,短短数年里公司就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国内WAP 网和相关业务的领军企业。 (二)增资清华深讯 公司成立之初,1999 年、2000 年、2001 年,清华深讯连续三年亏损,但是以公司陆总为首的管理团队紧紧把握住市场的变化信息,抓住每一次市场机遇,不断地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研发的实力,提供了全面产品和服务,涉足领域包括短信、彩信、WAP、定位、JAVA,以及语音等各个方面,终于在2002 年开始扭亏为盈,并且迎来了公司的高速发展期,团队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组建了一支充满战斗力的稳定的团队;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不断增加;公司的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其中LBS、手机游戏在中国名列前茅;业务收入也不断增加。 2004 年4 月,为了进一步促进清华深讯的发展,在清华力合创投总经理朱方博士的鼎力支持下,清华力合创投对清华深讯进行了增资,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 万元增加到1 000 万元。在引入风险投资之后,清华深讯获得了快速发展。 (三)创投资本增值退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5 年,公司引来了国际软件界巨头——微软公司的青睐,公司的创新精神、研发实力、敬业态度等都征服了微软公司的心。微软透露,将与深圳清华深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性的独家合作协议,并计划收购其部分资产,为向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提供更好的MSN 移动产品和服务奠定基础。微软计划联合深圳清华深讯与MSN 移动方面的人员、技术以及服务,在深圳成立“移动技术研发中心”。MSN 希望借助该中心,能够迅速为广大的中国用户提供极具冲击力的移动信息、通讯和多媒体服务。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目前有3.4 亿移动用户,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信市场。 微软的并购,使得作为天使投资者的清华力合创投在5 年的时间里获得资本增值9 倍的成功退出,而且还为深圳清华深讯公司搭建了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平台,雏鹰已经开始展翅翱翔!至此,清华力合不仅是退出了清华深讯项目,并且是成功地退出了,在收回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还获得了资本增值。 三、案例评述 风险投资最终是要退出的,关键问题是能否成功退出。所谓成功退出是指:风险投资机构能回收投入的资金,并且,投入的资金还能获得额外的收益。要成功退出,就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风险控制,因为风险控制好了,项目投入的资金才有可能收回;第二个问题是增值服务、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只有增值服务到位,并且选择了恰当的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风险投资机构才能最终获得高倍盈利。 (一)风险控制 在投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稍有不慎,项目的成功退出就会变得遥遥无期。清华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为力合创投成功退出清华深讯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力合创投的风险控制之道有: 1.“三不”原则 项目不超前的不投;没人反对或大家都反对的不投;自己短期不懂又学不会的不投。这就有效降低了清华力合创投公司的投资风险。因为在决策中没人反对的项目,说不定会是个陷阱,而如果大家都反对,项目自然也无法通过,所以只有经过充分讨论和认真论证,投资风险才能降低。如果短期学不会,那么知识缺陷很可能导致风险无法足够地被认识。 2. 充分利用孵化器提供的信息 风险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信息不对称,风险投资机构一般在地理上与被投资公司有一定的距离,投资方对融资方的日常经营无法实时监控,这就给融资方的投机行为留下了隐患。深圳清华研究院本身是一个高科技孵化器,对进驻这里的每一家企业都非常了解,对他们的技术实力、成长前景、管理团队,甚至包括缺点和不足,都看得非常清楚。孵化器模式使力合创投拉近了与被投资机构的地理距离,这个优势使得力合创投能更方便地了解被投资企业的信息,研究院对这些企业信息的掌握成为其投资决策获得成功的核心竞争力。 (二)增值服务 在风险问题解决之后,经营好项目,把项目做大、做强是关键。“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这句话不完全正确,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只有好的项目才能卖一个好价钱,这对缺乏退出选择的内资风险投资机构来说意义更大。如何做好项目,对大多数高科技民营企业来说,需要风险投资公司在提供资金的同时输出管理经验和知识。初创期的企业,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往往是不周全的,作为投资人,必须充分调动自身资源做好增值服务,急企业之所急,为企业的人才储备、技术发展、改制、资本运作等提供充分的帮助,与企业家肝胆相照。研究院孵化器在公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进驻研究院后,避免了很多民营企业通常遇到的人才及技术后援薄弱、缺乏大资本运作经验和较难获得投资机构支持等各种问题。清华力合创投在清华深讯的改制、及时的战略定位、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面也给予了很多的增值服务。 (三)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 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这两个问题往往需要联合起来讨论,因为不同的退出方式会有不同的退出时机。 清华力合可以选择的退出方式有三种:MBO、IPO、并购。 IPO 的退出收益被认为是最高的,但是,在本案例中,IPO 退出可能不现实。首先,要将清华深讯运作上市,国内证券市场缺乏创业板,如果在海外上市,比如香港创业板或纳斯达克,对国内风险投资机构来说是有难度的;其次,IPO 退出的最佳时机是在创业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之间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创投机构已无法满足创业企业的资金需求,从风险投资机构角度来讲,进一步提供增值服务也遇到了瓶颈,那时,企业的价值却能在股票市场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并被股票投资人认可。而清华深讯的状况是,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具备赢利能力,但因为信息不对称,企业价值无法为一般投资者认同,因此,此时即使上市,其价值也有可能被低估。 再看MBO 退出,本案例中,MBO 不是最好的方式,原因有三:第一,清华深讯正是需要资金的时候,创业者不大可能用宝贵的流动资金来购回股份;第二,虽然从1999 年~2005 年,清华深讯在清华力合的辅导下已走过了四五年的时间,并且在业务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公司依然不能称为成熟,仍然需要借助外力帮助发展。因此,MBO 是清华深讯管理层所不愿意的。第三,从风险投资机构的角度来说,MBO 退出的风险获利一般不多。 剩下的只有并购。关键问题是为什么选择2005 年退出,这里有一个成本收益最大化的问题。如果继续持有清华深讯,一方面,清华力合需要继续投入成本,包括资金和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2005 年是无线增值行业发展最好的一年,在该行业的风险投资案例众多。在权衡成本收益之后,清华力合选择在2005 年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