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一部电影《2012》似乎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看着地震来了,火山喷发了,洪涝入侵,干旱持续,沙尘飞扬,气候多变,又还是有房价上涨,汇率浮动,还有填湖造别墅,在国际级森林公园上修“高桥”,追求“三年大变样”,低质量房屋越来越多......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后果?我们衡量一个政府的绩效标准是不是要适时的改变了呢?是不是要把维护生态环境,把生活居住环境,比如空气、水等的质量纳入进去呢?在自然灾害如此频繁与规模越来越大的现实面前,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生存其实是更有意义与价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