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33 6
2010-04-24
彼得·希夫:应收回克鲁格曼的诺贝尔奖: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PNS1tu_AL0

彼得希夫3月16日发布视频,就克鲁格曼对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加以驳斥,笑称克鲁格曼“错得离谱”,以至该收回他的诺贝尔奖。(翻译:真相道白)


各位好,我是彼得·希夫。今天是2010316日,星期二。今天美元对所有货币的汇率都大幅走软,加元创了15周新高,似乎是近期最抢眼的货币;金价每盎司上涨了20美元;油价每桶上涨了2美元;就像我在上周周评里提到的,美元反弹看上去气数已尽,即将开启新一轮下跌。美元指数一直在80附近小幅波动,今天收于80之下。我看美元差不多已经见顶,很快就要再次拉开大幅下跌的序幕,这对美国经济而言是个不祥的预兆。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却不这么看,本周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最新评论。我非常愿意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我欧洲太平洋资本公司的网站上就此写一篇特别周评,请大家本周末注意浏览。我会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用更加简明的格式发布出来。

好的,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克鲁格曼的第一段表述。克鲁格曼有一点说得没错,人民币是被低估了,所以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影响,这点他理解得很对。可是他不知道,一旦人民币最终被重新定价,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以及该如何应对。的确,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人们把诺奖授予他是因为他在经济学领域的杰出表现;但如果再出一条准则:要是谁表现出对经济方面的无知,就把他的诺奖收回,那么克鲁格曼理应成为评审委员会头一个考虑的对象。我认为他在发表了这篇评论之后,应该自觉地把诺奖交回去,因为自己已经没有资格再保有这个奖项了。我非常乐意就这个话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克鲁格曼辩论,要是克鲁格曼某天碰巧看到了我这段视频,想为他自己辩护,那么欢迎,任何形式的辩论,我都愿意随时奉陪。

好的,不多说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到底写了些什么。这里是其中一段:

“你或许会问,如果中国大量抛售美国国债,会发生什么事?利率会飞升吗?——短期利率是不会改变的,因为美联储已经把它设在了零,除非失业率下降,否则联储不会提高利率;长期利率有可能‘微幅’上涨”——大家注意,中国要是抛售美国国债,就会出现这种现象——“长期利率有可能‘微幅’上涨,但这主要由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决定”——他错了,克鲁格曼昏了头,长期利率应该是由通货膨胀预期决定的,如果债权人发现美联储过于宽松,短期利率太低,那么长期利率自然会上涨,克鲁格曼显然错了。

他接着写道:“美联储也可以扩大长期国债的购买规模,来抵消中国抛售国债对利率的不利影响”。这里克鲁格曼错得更加离谱了,他似乎在暗示中国不买美国国债也没什么大不了,中国不买美联储也会买,只要印钞票就行了。我们当然不能这样做。把债券卖给真正的买家,和让美联储担保债券绝不是同一回事。中国政府购买我们的债券,增发货币的是他们;但如果美联储购买债券,增发货币的是我们。两者当然有区别。如果克鲁格曼是对的,那么每个国家都不必担心自己的债券需求了,只要印钞票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那么谁也不会遭遇通货膨胀了,津巴布韦现在的情况应该相当不错才对。

还有一种情况,克鲁格曼没有意识到。抛售美国国债的未必只是中国,如果美联储采纳了克鲁格曼的“建议”,开动印钞机购买中国抛售的国债,那么所有的国家都会接二连三地开始抛,日本、沙特、欧洲、拉丁美洲,没人愿意落在后面,继续保留这些烫手山芋。另外克鲁格曼可能也没想到,他们未必需要抛售,只要停止继续购买就行了。我们的国债期限不长,中国人并不一定非要卖,让那些长期、中期、短期的各种债券自己到期,然后把钱要回来就行。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下一段话,更加可笑的在下面。他说:“没错,只要中国抛售美国资产,那么美元相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就会下跌,例如欧元,但这对美国是件好事,”听见了吗?“美元下跌对美国是件好事”。他说:“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的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减少贸易逆差。”这算什么好事?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会就此下降,因为美元贬值并不会让我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相反只会提高进口产品的价格,美元大跌的结果不是出口增加,而是进口崩溃。让人们停止享受进口产品的低价,对经济没什么帮助。当然,从长期来看必须如此,但克鲁格曼把它当成了美味的灵丹妙药……它不是,它是难以下咽、而我们又不得不吃的一剂苦药。美元下跌受到直接伤害的是我们,不是中国人。

好了,让我继续念完他的话:“但这对美国是件好事,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从而减少贸易逆差。另一方面,这对中国是件坏事,他们的外汇储备会遭受严重损失。总而言之,目前是美国在遏制中国,而非相反。”这里让我简单点评一下,一旦美元崩溃,那么中国的美元储备会受到沉重打击,但是美国人呢?我们自己呢?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美元资产,储蓄、工资……全是美元,中国有1万亿美元储备,但那只是他们资产的一小部分,中国人民使用的是人民币,工资是人民币、储蓄帐户里也是人民币,即使中国人在美元帐户上有一些损失,但他们仍然保有全部的产能,他们的车间、厂房。没错,他们是会遭受一些损失,他们意识到,自己长久以来一直在向美国提供“卖方融资”,所以今后他们会停止继续做这类蠢事。

事实上遭受最大损失的是美国,我们被完全“清洗”了。还记得互联网泡沫时代的事吧,某些大企业向小型网络公司提供了“卖方融资”,像思科、朗讯、北电,借钱给网络公司,让他们购买自己的产品。互联网泡沫一破,没错,这些企业是遭遇了损失,但他们仍然生存下来,并很快继续繁荣;可是那些小型网络公司却全都破产了。我们的明天也将如此,这种关系是不可能永远维持的。

今天早上我刚读到一篇评论,作者应该比我更加清楚……在我看来,就贸易赤字问题和克鲁格曼持同样想法的人,比那些认为房价永不下跌的人更加不理性。他们都认为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依赖的是出口。他们错了,中国依赖的是生产。他们选择将产品出口到国外,这才是真正的损失,他们应该自己消费这些产品。要做到这点,中国政府只需让人民币升值,从而驱动他们国内的物价结构性下跌就行了。有人说中国太穷,缺少需求来支撑生产,这是胡说八道。供给会产生需求,中国能够生产的事实,必然说明他们也能消费;而我们没有办法生产,当然也就无从消费,我们这么多年之所以能消费,是因为那些生产能力强的国家把产品给了我们,又借给我们钱来够买这些产品。这条路已经快走到尽头了。悲哀的是,像克鲁格曼这样的人依然不明白,依然云里雾里,他们能感觉到有些问题,但是并不真正理解。他们以为我们在支配着中国,完全不是!中国会永远借我们钱?其他国家也会永远借我们钱?只是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投资遭遇损失,他们就会永远用良币兑换劣币?我们可以永远从别国借钱,永不偿还?我们想印多少钱就印多少钱,永远不会有通货膨胀?永远不用提高利率?克鲁格曼以为,只要失业率一直保持在高位,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印钱,利率不会上涨,通胀也不会升温。我告诫所有持以上观点的人,包括克鲁格曼,这是一条慢性自杀之路。这比那些以为“互联网时代是个新经济时代”、“房价由它的基本面决定,因此会永远上涨”的人更加非理性。若干年后,当我们就这段经历编纂历史书的时候,后人可能会感叹:“我很难理解,为什么那时人们如此愚蠢”,就像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沙伦巫师审判案一样,不明白为什么当时处死那么多“巫师”,这就是为什么:集体错觉与大众狂热。好的,今天我就说到这里。大家保重,再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6 20:21:57
彼得·希夫周评:Paul Krugman Versus Reality,http://www.europac.net/externalf ... 374&type=schif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6 20:50:16
克鲁格曼在 newyork  times 和他自己blog的评论,经常都有有这些笑话的.

反正写这些文章是给什么人看得,也注定这些东西质量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6 21:09:44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0-4-26 20:50
克鲁格曼在 newyork  times 和他自己blog的评论,经常都有有这些笑话的.

反正写这些文章是给什么人看得,也注定这些东西质量如何.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政治家,那么你最好还是听克鲁格曼的;如果你不想被政治家忽悠,搞点成功的投资,那么,你最好认真听听彼得·希夫的。顺便提一句,论知名度,这两个人有的一拼,虽然对国人而言,大多不太熟悉后者,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6 21:43:37
lwzxy 发表于 2010-4-26 21:09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0-4-26 20:50
克鲁格曼在 newyork  times 和他自己blog的评论,经常都有有这些笑话的.

反正写这些文章是给什么人看得,也注定这些东西质量如何.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政治家,那么你最好还是听克鲁格曼的;如果你不想被政治家忽悠,搞点成功的投资,那么,你最好认真听听彼得·希夫的。顺便提一句,论知名度,这两个人有的一拼,虽然对国人而言,大多不太熟悉后者,呵呵
克鲁格曼要不是拿了 诺贝尔奖. 你觉得有多少中国人认识他呢?  貌似克鲁格曼在拿诺贝尔奖之前,可是不怎么火的. 看到他最多的,就是上传他的国际经济学教材.
彼得·希夫我没有记错, 可是在美国投资界工作了很长时间的, 具体背景没有详细看过.不过偶尔在wall st 看到他的文章.

而至于左派和民粹的政客, 自然肯定多引用点这样的东西为上, 反正他们背后都是工会, 低下层, 奋青之类的.

反正听的人,可是不管对错, 也不管什么复杂的逻辑. 对于他们, 只要告诉他们: 敌人是谁, 并且我会向他们开炮, 就已经足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6 21:53:28
楼上正解,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