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欧商学院北京分校的开幕典礼中,一系列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丁远教授说我们zuguo正在酝酿着金融史上最大的泡沫,如果这一次还没有治理住高房价,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同样,在这一期(2010.4.22)的上海社会科学报上,封面文章是“收入分配改革不能扬汤止沸”,第三版中,国家行政学院的竹立家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称2015年时一个节点,之前要大幅度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两种观点结合起来看,是很有意思的。
首先,收入分配改革不能避重就轻,采取柿子专挑软的捏的策略,不能再采取所谓的循序渐进的步骤,因为时间上不允许这样做了。加大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对低收入居民的支持、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是这次改革提到的措施;仔细一看,全是头疼医头的药方。造成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是特权的存在,垄断的存在,它们导致了资源占有的不平衡,不对目前的体制进行突破性的改革,是不可能改变现状的。这种不平衡的现象,越发导致有钱的人在房地产中游戏,利用杠杆作用,榨取底层人民的血汗;这种对立面一旦形成,对社会稳定将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其次,抓紧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彻底扭转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再让政府担当投资人和管家的角色。看看这两天新浪网和网易中的报道,在拆迁过程中碾死人的现象、群众集体事件的屡屡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政府应该是服务社会的角色。但是在现在的商品房开发过程中,以及在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都扮演了一个投资人、参与人的角色。从土地的增值中获益,从房屋的买卖中获益,这些资金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子一的来源,它们已经深深地陷入了利益的泥潭,靠自己是爬不出来的。中央政府目前的治理房价的政策还是打击穷人的政策,富人是不会在乎利息和贷款的,地方政府也会鼓励人民买房的;除非中央政府能弥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地价才能下降,进而导致房价下降。
最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市无法获得正常的待遇,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蜗居在城市,越来越多的钱在房地产中流转,哑铃型的社会就会逐渐形成;因为社会缺乏流动性,据北大的一个调查研究表明,父母是垄断行业或者政府部门中的学生,其毕业的就业率比普通学生的就业率高14%,而且他们的起点工资每月比后者多300到500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陆铭教授也写过一篇文章,称父母有背景的学生就业好。
总之,特权和垄断导致收入分配不均,进而导致贫富分化,以及社会缺乏流动性,哑铃社会的形成;现行政治体制导致地方政府缺乏为人民的利益而进行改革的动力,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采取积极响应,消极实施的策略。
要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