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乱象之二——赶时髦
Fan Zaien随笔
在组织企业培训中,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就是赶时髦。今年市场上流行什么培训课程,就投入资源引进什么。想想我们曾经追求过的“女孩”,如流程再造,BSC,OKR,正念,OD等。追求完之后,回过头来看看,在很多企业这些“女孩”哪个不是“挥一挥手,不留下一朵云彩”。企业投入了大把的银子后发现,“女孩”变化太快,企业“很受伤”。
追求时髦难道错了吗?
赶时髦的培训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培训的价值本质。培训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最终是要为经营服务的。管理匹配了经营,才会为经营带来支持,带来动力。如果这种管理手段无法匹配经营,落后于或太超前于经营阶段,都会对经营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是极大的伤害。六个西格玛在通用电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麦克利尼将六个西格玛管理理念和方法带入了3M,却给以创新著称的3M带来了灾难,创新能力下降,市场竞争力持续下滑,最终麦克利尼黯然离开,3M最终抛弃了热心追求的六个西格玛。
赶时髦型培训推崇的理念是以课程为培训产品的理念。认为不学习时髦的课程,不做最新理念的培训,就是落伍。企业要持续发展,依靠的不是时髦的课程,依靠的是适合企业经营发展要求的合格的员工,包括合格的主管和合格的个人贡献者。合格的员工才是我们培训的产品。而课程、项目仅仅是我们生产合格产品的工具或工序。
赶时髦型培训本质上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而是以课程为中心的。赶时髦的培训并不是基于客户的需求,不是基于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来制定培训方案,而是以课程为中心,在企业中推广。感觉有了时髦的课程,就显示出了培训的价值,其典型的业绩导向就是衡量培训一年引入多少新项目。
赶时髦型培训危害很大。一方面企业投入资金大,资源浪费严重,大多数时髦的培训课程无法在企业留下沉淀。另一方面对企业的长期影响。企业培训不系统,人才培养无重点,管理层对培训失去信任。推行赶时髦型培训的企业往往培训没有体系,无法给企业长期的人才支持。
要克服赶时髦型的培训,需要回归培训的价值本质,明确培训的客户是谁,培训的产品是什么,基于客户的实际需求,建立适应企业经营的培训体系,扎扎实实地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格人才。参考我的《培训价值的思考》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