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717 17
2010-04-27

《南方周末》上期发表环境文章《2亿只节能灯的后遗症》,说八旬教授上书国务院领导,质疑绿色工程是污染陷阱。“全国大力推广所谓的节能灯,实际上是对总理批示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的巨大误解,并由此引发了生态环境中严重的汞污染问题。”
据其介绍,1只普通节能灯的含汞量约5毫克,仅够沾满一个圆珠笔尖,但渗入地下后即可造成1800吨水受污染。一旦进入人体的汞超标,就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人体一旦吸入25克汞蒸气即可致死。
据统计,2006年我国报废的含汞照明电器拆合40瓦标准荧光灯达10支,由于处置不当而释放到大气环境中的汞量竟达70-80吨。国务院收到信后,即批复关注。并组织专家讨论,但最后却不了了之。
节能灯的汞污染问题,说到底是节能灯的回收处理问题。但该谁回收,谁负担成本,体制不健全造成各方相互推卸责任。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思路出了问题,即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长期以来只关注GDP而忽视了环。国家虽屡次改革,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只是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业太多,没时间写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7 23:22:24
这样的情况有点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7 23:22:35
路过!!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7 23:37:06
普通灯耗电高,节能灯污染高,干脆点油灯吧,要不就天黑就睡觉,天亮就下地,回到农业社会挺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8 07:14:03
現在對環境重視的人越來越多了,多少給點體制組織一下,回收還是不難執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8 09:19:00
现在都是注重开端,不注重收尾。唉…中国国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