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题的六种代表类型
根据统计,主题密码有20多个,在这里,主要介绍6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主题密码。
第一个,模糊概念。“概念”要求研究一些有歧义、模糊不清、有争议的词。比如“平民文学”这个概念是有歧义的。“非物质劳动”这个概念很多学者都有争论的,这类的概念都可以去研究。
《平民文学:概念的歧义与发展》
《当代西方学者关于“非物质劳动”概念的争论及评析》
第二个,经典理论。“理论”主要是指针对大家都熟知的一些经典理论去做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 像“对展望理论的补充”、“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的补充”,这两个都是比较代表性的例子。
《风险损益率模型:对展望理论的补充》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一个技术性补充》
第三个,研究方法。“方法”主要指做科研时候使用的研究方法,像《在新闻室做田野:作为方法的新闻民族志研究》这个例子,不是研究新闻,而是研究新闻学术研究里面的一种方法,叫做“新闻民族志”。第二个例子,看着像是研究二孩生育意愿的,其实并不是,是研究二孩生育意愿这一批文献中的定性定量方法,所以也是使用的“方法”密码。
《在新闻室做田野:作为方法的新闻民族志研究》
《问题与路径:二孩生育意愿研究中的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
第四个,ZF政策。“政策”主要指ZF发布的政策。《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本探索》、《中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这两个都是政策研究的例子。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本探索》
《中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第五个,特定人群。“人群”研究需要去关注特定的人群。这两个例子里面,一个是研究“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师”这个特定群体,一个是研究“建国初期的武术家”这个群体。“人群”要研究一个群体且这个群体有特殊性。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跑街式生活”研究》
《建国初期武术家群体的生存状态:一种口述史分析》
第六个,日常物质。“物质”研究是要研究一些物质性存在的东西。像这两个例子中研究的“课桌”、“教室里的摄像头”等,都是日常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存在,可以进入到选题主题的范围里来。
《课桌形制的教育规训及其超越》
《教室摄像头的注视现象研究:以萨特的他者理论为视角》
每一种主题密码到底怎么去使用,又有多少种写法?后面会有专门关于选题密码的课程来给大家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