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603 6
2005-01-01

中国式助学的恶性循环:穷学生遭遇信用困局

  ●本刊记者 李径宇(中国新闻周刊 20041230)

  至今,还没有一项权威统计说明,中国社会资助贫困生的项目有多少个,也没有统计,究竟有多少人参与了资助贫困生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实。为什么社会财富越来越丰富了,穷孩子却反而越来越多了?

  穷大学生为何越来越多

  先不说那些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仅仅贫困大学生的数量,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就差不多占在校生总数的25%,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人数达到了近300万。"来自农村,所以绝大多数是穷孩子",这种逻辑在中国人看来是习以为常的。没有谁会怀疑,在中国的一些老、少、边、山、穷地区,贫困生的比例高达一半的现实。

  实际上,敢于让自己的孩子参加高考的人家,相对当地来说,大都还算是经济不错的。

  如果说,大学生的贫困现象反映了社会的贫困结构的话,那么它说明今日中国呼啸前行的经济车轮并没有带动农村的破旧水车同行。

  解释贫困生越来越多的现象,要牵涉到1998这一里程碑样的年份。这一年里,中国高校实行招生收费全面并轨,把免费上大学的制度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筒。大学抬高金钱门槛的同时,1999年5月,国家教育部宣布高校扩招。当时,许多贫困大学生徘徊在大学高墙外的情景,引发了社会讨论。虽然学费昂贵,贫穷的家长们还是咬紧牙关把自己的子弟送进了大学,从此,大学贫困生成倍地增加了。他们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政府和大学搜肠刮肚想尽了办法。当年,国务院要求一定要保证贫困大学生入学。然而,具体到许多高校,要应付很多纷至沓来的不缴钱就上大学的孩子有自己的难处。政府于是促使银行推出助学贷款,并要求学校辅之以"奖、贷、助、补、免"等多种援助手段,帮助孩子们。当时要求学校每学期拿出学费的8%到10%作为支持贫困生的资金,而事实上,在许多贫困地区的学校,这笔钱还得解决其他的燃眉之急,比如 在高校自主办学的浪潮中,眼看着其他学校上了规模,迈上新台阶,自己也不能示弱。说到底,学校办得好不好,并不在于是否解决了贫困生的问题,因此几乎没有一项硬性指标对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进行奖罚。

  穷学生遭遇信用困局

  于是,一部分贫困生度日如年,长久的自卑让他们越来越不相信生活中的美好。此时中国的大学,和它所处的社会一样,贫富非常悬殊,有开跑车上学的也有二手自行车都买不起的,有海吃山喝的也有捡别人咬剩的馒头的。大多穷孩子,心理素质很差,反应迟钝,感情脆弱,能力低,甚至谈的男女朋友也普遍比有钱的同学丑一些,呆板一些,这似乎进入了某种恶性循环。

  因为有太多的不同,不协调,贫困生很多时候不被同学理解。前不久,在西祠胡同网站上,一个声称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学生发帖子说,学费低让一些没教养的人轻松地进大学了。这个富家子弟如此评价他的贫困生同学:那些穷学生素质很差,衣服穿得土不拉几,难看死了--这是因为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没用,是种田的、卖杂货的、在工厂里炼钢的,所以教出来的小孩肯定也是没什么教养的。相反,那些富家子弟都是风度翩翩、潇洒又有教养的大学生,因为,他们的父亲是智商高的有文化的人。

  此学生出了一个损招:大学要提高学费,而教育部不要再扩招了,以免使一大批下层人上大学发生马加爵那样的社会悲剧。

  "穷人上不了大学,感受不到富人的富裕生活,就会安分守己,会很安心地去做那些粗活。"这个富家子弟的话,照例招来骂声一片。但,他言之凿凿的一席话语,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当今高校贫困生与出身富家的同学们的关系。

  熬到毕业时,本来当初报考志愿,就是出于学费低还有各项补助而选择了农林师范类等冷门院校的学生,到头来更是找不到相对热门的工作了:能进入行政部门的越来越少,留在大学所在城市的越来越少,只得回到老家或四处漂泊,有的干脆把学籍扔在校园里做了"校漂一族"。

  他们原本占有的资源就很匮乏,大学教育也没有让他比自己的同学学到更多获得资源的能力。随着城市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脱节,岗位提供给他们的薪水近两年来持续走低,低到突破了他们的心理底线。于是,归还上大学时的助学贷款变得遥遥无期,而他们不可避免地又被银行和学校认为是不守信用、没有良心的人。

  前不久,一家银行的行长抱怨,贫困大学生的信用太差,致使呆账死账多到惊人,银行实在不能替政府再负担这个贷款的风险了。而一些大学也说,明年不再扩招大学生。如果真是这样,进入大学的贫困人家的子弟将有望减少,但与此同时,他们将更多地涌向社会,成为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 13:01:00
发人深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3 11:27:00

这种现象是国家有意而为之!支持!!!

[em01][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3 11:46:00

这年头的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3 17:29:00
差距问题是中国现代很重要的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后果难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5 18:00:00
有的贷款不是穷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