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5-7 21:45:33
不过我不大喜欢用你那个绥远将军的称呼,你要是知道地名学的话就知道这个说法其实很不确切。还是研究研究再说称呼问题,你不是很喜欢讲范畴吗?这个范畴有点问题,从治学的严谨性看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1:50:21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1:45
不过我不大喜欢用你那个绥远将军的称呼,你要是知道地名学的话就知道这个说法其实很不确切。还是研究研究再说称呼问题,你不是很喜欢讲范畴吗?这个范畴有点问题,从治学的严谨性看有问题。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和范畴有什么关系?这不过是一个职官名称,和“地名”毫无关系,更不要扯上什么“地名学”,并且,这个名称并不是我编出来的。你喜欢或者不喜欢都改变不了一段时间内这个地方的驻防将军就是这个名号这一事实。

用得着“研究”什么?你扯远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1:53:31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16:15
你最好研究一下清代的兵制,拿无知当标签不好,用你的大脑推理一下王昌为什么归内务府管。


abbr_2bab34a8cace248232bb99532082c6fa.rar
大小:(54.38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五、清代的兵制(一)兵制概况与沿革从顺治元年(1644 年)至宣统三年(1912 年),有清一代的兵制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八旗和绿营兵制、勇营制度以及近代兵制.do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01:15
用得着“研究”什么?你扯远了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75187
如果只是研究经济学的某一方面于此毫无关系,但是我等研究的是经济史,许多东西往往在忽略后得出一种荒唐的结果。既然我所指的是王昌其人,而你说的那个绥远将军其实并不驻在归化城,乾隆初年新建新城,所以称其为归化城将军才是合适的。因为王昌的特殊性,这个归化城将军南部一直管辖山西一带,这才是以后绥远将军的固定管辖范围。
    我所说的这个王昌,正因为这种独特性才足以让我对前辈们的说法的重新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06:16
我只弱弱问一句,在清代,除了若干亲贵之外,旗籍人员哪个的身份不是“皇室的奴才”?难道他们的职务行为都归内务府管?

您这里倒是偷换了不止一个概念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75187
称奴才和实际的主仆身份是有差别的,王昌和皇帝之关系实有。职务行为,关于这一点有一点你似乎理解不如怀璧,八旗制度是兵民合一。官长命令既有领主性的又可能带有行政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09:07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1:36
驻防将军是满缺,能不是旗籍?

不过绥远将军归内务府管,也巨汗一个。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9&from^^uid=975187
这个版主看来还不算徒有虚名,比怀璧强多了,明白驻防将军是个满缺,王昌在雍正十三年前只是个镇军将军,另此人乃汉人,因救驾有功入旗籍,皇帝所赐。所以这个将军虽然贵为从一品大员,归化城将军权比盛京将军和伊犁将军,但是因王昌实际身份已经是皇室的奴才,当然归内务府管。这是清代社会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以你用不着汗,汗不过证明对实际问题考察甚少。如果你看一下研究呼和浩特旧城满族,你大概可以同意我的看法。内务府大臣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虽然名义上官阶不高,但就其荣誉性,即包勒们的头子皇帝的亲信是别的大臣达不到的。
呵呵,我不知道的东西多了,不过我绝不不懂装懂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10:24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2:01
用得着“研究”什么?你扯远了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0&from^^uid=975187
如果只是研究经济学的某一方面于此毫无关系,但是我等研究的是经济史,许多东西往往在忽略后得出一种荒唐的结果。既然我所指的是王昌其人,而你说的那个绥远将军其实并不驻在归化城,乾隆初年新建新城,所以称其为归化城将军才是合适的。因为王昌的特殊性,这个归化城将军南部一直管辖山西一带,这才是以后绥远将军的固定管辖范围。
    我所说的这个王昌,正因为这种独特性才足以让我对前辈们的说法的重新考虑。
呵呵,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绥远(新城)这个名字还就是从王昌的将军名号上来的。您又怎么说?

依我看,这确实是扯远了。因为彼此感兴趣的问题是:王昌究竟有什么“特殊性”(比如某些地方异于杭州将军)使得其作为驻防将军的职权竟然被置于内务府之下?

这可不是王昌本人回旗分房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14:22
怀璧再找找书吧,看看《光绪朝东华录》云云,你能不能找点像样的,最起码看看清史,看看地方志,那个比这个光绪朝好的多,就说里面那个卡伦吧,光绪时的卡伦的人数和乾隆时代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16:02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2:06
我只弱弱问一句,在清代,除了若干亲贵之外,旗籍人员哪个的身份不是“皇室的奴才”?难道他们的职务行为都归内务府管?

您这里倒是偷换了不止一个概念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9&from^^uid=975187
称奴才和实际的主仆身份是有差别的,王昌和皇帝之关系实有。职务行为,关于这一点有一点你似乎理解不如怀璧,八旗制度是兵民合一。官长命令既有领主性的又可能带有行政性。
实在不知道您在说些什么:

我说的就是“旗籍人员”。您一方面说“称奴才和实际的主仆身份是有差别的”,另一方面又说“八旗制度是兵民合一。官长命令既有领主性的又可能带有行政性”,从而旗籍人员在“奴才”的实际身份上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例外了。

我只问您一点:“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是否意味着一切权限都归于内务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16:27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2:01
用得着“研究”什么?你扯远了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0&from^^uid=975187
如果只是研究经济学的某一方面于此毫无关系,但是我等研究的是经济史,许多东西往往在忽略后得出一种荒唐的结果。既然我所指的是王昌其人,而你说的那个绥远将军其实并不驻在归化城,乾隆初年新建新城,所以称其为归化城将军才是合适的。因为王昌的特殊性,这个归化城将军南部一直管辖山西一带,这才是以后绥远将军的固定管辖范围。
    我所说的这个王昌,正因为这种独特性才足以让我对前辈们的说法的重新考虑。
有没有搞错?
当初清与西北蒙古准噶尔部连年战争时派军驻守归化城时称归化城将军,此属临时性质,战后既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20:37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2:14
怀璧再找找书吧,看看《光绪朝东华录》云云,你能不能找点像样的,最起码看看清史,看看地方志,那个比这个光绪朝好的多,就说里面那个卡伦吧,光绪时的卡伦的人数和乾隆时代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如此,你是说《清代史》有错了?那你就直接找来证据嘛。如果你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你是对的,那么本人接受又当如何?只是,你光空口一说,什么也不拿出来,让我如何信你所言?你既研究历史,手头资料得比我多多了,拿出来点不是个问题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33:51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10-5-7 22:10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2:01
用得着“研究”什么?你扯远了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0&from^^uid=975187
如果只是研究经济学的某一方面于此毫无关系,但是我等研究的是经济史,许多东西往往在忽略后得出一种荒唐的结果。既然我所指的是王昌其人,而你说的那个绥远将军其实并不驻在归化城,乾隆初年新建新城,所以称其为归化城将军才是合适的。因为王昌的特殊性,这个归化城将军南部一直管辖山西一带,这才是以后绥远将军的固定管辖范围。
    我所说的这个王昌,正因为这种独特性才足以让我对前辈们的说法的重新考虑。
呵呵,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绥远(新城)这个名字还就是从王昌的将军名号上来的。您又怎么说?

依我看,这确实是扯远了。因为彼此感兴趣的问题是:王昌究竟有什么“特殊性”(比如某些地方异于杭州将军)使得其作为驻防将军的职权竟然被置于内务府之下?

这可不是王昌本人回旗分房子!
张三李四同志看来不是外行,你没看明白我写的那几句话吗?王昌之前是无这个绥远将军,先有旧城,后又新城,新城者绥远也。虽然雍正末年修建,乾隆三年才建城。
        王昌的特殊恰恰在于此人原来做镇军将军时,他管理着山西省的一部分田庄,但是在他成为可以开府的将军后,这种对原下属的管理权力并未被削去,相反这一地方仍然归他管理,甚至其后这些地方成了历届绥远将军的固定管辖范围。王昌和皇帝的私人关系,在归化城的重要性上,这不是一个杭州将军比得了的,因此,非皇帝亲信不得升任。这和直隶总督在各地总督的地位分别的性质相同。我问的问题是在他将军府周围地方的田庄是内务府的范围,他怎么管理的呢?凭借什么权力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46:19
实在不知道您在说些什么:

我说的就是“旗籍人员”。您一方面说“称奴才和实际的主仆身份是有差别的”,另一方面又说“八旗制度是兵民合一。官长命令既有领主性的又可能带有行政性”,从而旗籍人员在“奴才”的实际身份上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例外了。

我只问您一点:“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是否意味着一切权限都归于内务府?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0&from^^uid=975187
张三李四同志,我也不懂你在说什么。
大概你没弄明白,清朝这个奴才和竹子的关系。首先,皇帝的家族,比如皇太极,当初不过也是若干贝勒之一,八旗的长官旗主和旗民当然是主仆关系,但随着清代的政事更迭,有些旗主已经沦落为贫民,甚至岀旗,原下属旗民有的升到旗主,这时就面临一个问题,主仆关系存在不存在了。
   所以口中称奴才的未必是主仆关系。
   至于那个所谓旗籍,这个从实际看,最多是个家谱,但是家谱的作用,你说说他的作用有多大。
   兵民合一不等于一切权力归内务府,内务府依托的是皇权,实质是个皇室管家。只有对皇室的直接管理的才具有绝对权力。这一点在清代表现极为突出。而这和你的问题有关系吗?
   你可有点道学的味道,把这个所谓的旗籍看的如此高明,是那么回事吗。
   张三李四同志的逻辑存在问题,第一判断内务府的绝对权力与旗籍不是具有相关性,第二,内务府之权限实质仅限于实际控制的派庄头的田庄才具有绝对权力。第三,内务府的管理权依托的是皇权,因而属于内务府名义至田庄实际归由皇帝、有直接私人关系者控制,这些地方庄头系为世袭。藩王所属田庄事实上的控制权可能几经转移,从集权的角度,年俸和赏银逐渐占据藩王收入的绝大部分,田庄土地在内外条件下最终沦为庄头所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22:50:57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5-7 22:16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2:01
用得着“研究”什么?你扯远了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0&from^^uid=975187
如果只是研究经济学的某一方面于此毫无关系,但是我等研究的是经济史,许多东西往往在忽略后得出一种荒唐的结果。既然我所指的是王昌其人,而你说的那个绥远将军其实并不驻在归化城,乾隆初年新建新城,所以称其为归化城将军才是合适的。因为王昌的特殊性,这个归化城将军南部一直管辖山西一带,这才是以后绥远将军的固定管辖范围。
    我所说的这个王昌,正因为这种独特性才足以让我对前辈们的说法的重新考虑。
有没有搞错?
当初清与西北蒙古准噶尔部连年战争时派军驻守归化城时称归化城将军,此属临时性质,战后既撤。
瞧瞧一知半解的毛病又犯了,历史要是跟你家的花园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还研究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0:45:28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2:33
张三李四同志看来不是外行,你没看明白我写的那几句话吗?王昌之前是无这个绥远将军,先有旧城,后又新城,新城者绥远也。虽然雍正末年修建,乾隆三年才建城。
        王昌的特殊恰恰在于此人原来做镇军将军时,他管理着山西省的一部分田庄,但是在他成为可以开府的将军后,这种对原下属的管理权力并未被削去,相反这一地方仍然归他管理,甚至其后这些地方成了历届绥远将军的固定管辖范围。王昌和皇帝的私人关系,在归化城的重要性上,这不是一个杭州将军比得了的,因此,非皇帝亲信不得升任。这和直隶总督在各地总督的地位分别的性质相同。我问的问题是在他将军府周围地方的田庄是内务府的范围,他怎么管理的呢?凭借什么权力呢?
您客气话倒不必说,这一部分历史和地理我没有特别关注过。只是觉得您”驻防将军归内务府管理“的说法过于骇人听闻。

您所谓的“相反这一地方仍然归他管理”是什么含义?如果说是这一带(包括今天的晋北一部分地区)的军政,军屯甚至旗丁官田归驻防将军管,这是理所当然的,也和任何其他地方的驻防将军没有区别。

这一带民政归属于山西省归绥道和各厅同知管理。蒙人事务归属于蒙旗管理。上述权限,均与内务府无关。

如果您的意思是绥远将军还具备“在内务府的领导下管理皇庄的职责”,并且成为历任绥远将军的定制。那您当然需要有证据。如果有,这很容易举的。会典也可,诏书也罢,奏折也行,甚至与内务府的往来公文也可以。你随便举一个,我给您鼓掌然后承认您是对的,岂不比这样说些不咸不淡的话的强?

“王昌和皇帝的私人关系,在归化城的重要性上,这不是一个杭州将军比得了的,因此,非皇帝亲信不得升任。这和直隶总督在各地总督的地位分别的性质相同。”云云,我觉得您又扯远了。我明明是在问您绥远将军在“归内务府管理”这一点上有什么特殊性,而不是其他。据我所知,杭州将军同内务府倒是并无名义或者实质上的隶属关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0:51:45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2:46
张三李四同志,我也不懂你在说什么。
大概你没弄明白,清朝这个奴才和竹子的关系。首先,皇帝的家族,比如皇太极,当初不过也是若干贝勒之一,八旗的长官旗主和旗民当然是主仆关系,但随着清代的政事更迭,有些旗主已经沦落为贫民,甚至岀旗,原下属旗民有的升到旗主,这时就面临一个问题,主仆关系存在不存在了。
   所以口中称奴才的未必是主仆关系。
   至于那个所谓旗籍,这个从实际看,最多是个家谱,但是家谱的作用,你说说他的作用有多大。
   兵民合一不等于一切权力归内务府,内务府依托的是皇权,实质是个皇室管家。只有对皇室的直接管理的才具有绝对权力。这一点在清代表现极为突出。而这和你的问题有关系吗?
   你可有点道学的味道,把这个所谓的旗籍看的如此高明,是那么回事吗。
   张三李四同志的逻辑存在问题,第一判断内务府的绝对权力与旗籍不是具有相关性,第二,内务府之权限实质仅限于实际控制的派庄头的田庄才具有绝对权力。第三,内务府的管理权依托的是皇权,因而属于内务府名义至田庄实际归由皇帝、有直接私人关系者控制,这些地方庄头系为世袭。藩王所属田庄事实上的控制权可能几经转移,从集权的角度,年俸和赏银逐渐占据藩王收入的绝大部分,田庄土地在内外条件下最终沦为庄头所有。
您真的很奇怪,我们争论的题目明明是“有没有旗籍人员同皇帝之间不是实质的奴才关系”,您自己离题八万里,倒给我扣上“道学”和“逻辑有问题”的帽子。

我在告诉您的是:在清代,一切旗人,除了若干亲贵,都是皇帝的实质意义上的奴才,不可能有例外。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旗籍官员的职务行为都必须受到内务府的管理。

“兵民合一不等于一切权力归内务府,内务府依托的是皇权,实质是个皇室管家。只有对皇室的直接管理的才具有绝对权力。这一点在清代表现极为突出。而这和你的问题有关系吗?”怎么没关系?这难道不意味着身为皇帝奴才的王昌不一定需要接受内务府的管理么?皇室管家,管理的里是皇室事务,可不是一切政权事务。


就这几句话,真的很难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6:55:32
在清代,一切旗人,除了若干亲贵,都是皇帝的实质意义上的奴才,不可能有例外。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旗籍官员的职务行为都必须受到内务府的管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75187
此话近于武断,我所反对者,盖在于你这个“实质”,你是怎么得出来的?清初被编入上三旗的汉人包衣其身份无疑是确定的,清中期,象王昌这样的这个实质怎么样?一切旗人,未免夸张,您以为那张家谱就那么管用吗?旗主式微,旗民显贵,这种关系能否长久。当然你尽可以据什么清代衰落时的所谓证据,反驳,但是这些个证据最好是中期的,因为清代中期和清初、清末不同。我所一直反对者,也在于某些看似有力的证据,其实是脱离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东西。

这难道不意味着身为皇帝奴才的王昌不一定需要接受内务府的管理么?皇室管家,管理的里是皇室事务,可不是一切政权事务。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75187
我说的是实际,你的东西只是按照那些所谓典章的武断似的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7:12:00
这一带民政归属于山西省归绥道和各厅同知管理。蒙人事务归属于蒙旗管理。上述权限,均与内务府无关。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1&from^^uid=975187
八旗民政,你认为归绥道管得了吗?厅治是什么时候设立的?你不知道那个山西巡抚如果有必要的话,绥远将军对其有征召的权力的?蒙人事务归蒙旗管理,说话前思考一下,内扎萨克,有兵权吗?此地还有外扎萨克,你一句话就了事了?这里是各类性质的旗人和自由的汉人均有,与内务府无关?
无关,清朝设那个厅干什么?有必要吗?
     此事建于你们所一直推重的那些家谱,所谓旗籍上。
     所以,我对这个所谓的制度,武断将内务府搞一个旗籍,就说是皇室的奴才之类的话,表示极大的怀疑。杭州将军如何如何,您做学问就是这么个做法吗?当然杭州将军不一定本人属于什么内务府,内务府当然管不得,如果它属于呢?江浙又不存在我们讨论的田庄,此乃离题万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7:23:21
对于历史材料,至少应该分清那些是具有一般性意义的,那些具有时代的特殊性的,对于某个人的事情尤其要考虑实际性,这有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7:32:37
不说别的,我给你在说一个某些人的推理办法吧:有人推论说韩非乃李斯推荐给秦始皇后嫉妒其才能将其杀死,我们伟大的先生们的推理的依据不是秦代社会,却拿后来的东西推理秦代,什么秦始皇如何如何,李斯个人如何如何。您也不仔细研究一下《范睢列传》,按照秦朝的法律,李斯先生估计也得下大狱。这就是脱离现实的所谓历史考证,不察细节,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7:53:34
《内蒙古的满族》
书籍作者:佟靖仁著
图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图书品相:8.5成品相
图书售价:22.00元
张三李四、怀璧先生,这个佟先生就是满族,所考诸事您二位可以看看,不是什么坏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8:08:17
同任何史书一样,《光绪朝东华录》又有其不足之处:其一,作为一部编年体史料长编,在日期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的是日期的提前或推后,最长的可达一个多月之久,误差率最高的月份达到了65.7。其二,在史料编排上存在一些错误,还有为编排需要任意改动原文的现象。其三,在行文上,由于疏于检核,有不少脱文、衍文、讹误。其四,《光绪朝东华录》有不少材料采自专集,而专集中所收谕旨,特别是廷寄上谕,一般都只有节录。因为上奏时或传知下级,通常只需引述有关部分。但如果我们拿来作研究,就需核对原文,以免片面性。以上问题,都是在使用《光绪朝东华录》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此上文,引自百度,还用我多说什么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8:10:46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2:50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5-7 22:16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22:01
用得着“研究”什么?你扯远了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0&from^^uid=975187
如果只是研究经济学的某一方面于此毫无关系,但是我等研究的是经济史,许多东西往往在忽略后得出一种荒唐的结果。既然我所指的是王昌其人,而你说的那个绥远将军其实并不驻在归化城,乾隆初年新建新城,所以称其为归化城将军才是合适的。因为王昌的特殊性,这个归化城将军南部一直管辖山西一带,这才是以后绥远将军的固定管辖范围。
    我所说的这个王昌,正因为这种独特性才足以让我对前辈们的说法的重新考虑。
有没有搞错?
当初清与西北蒙古准噶尔部连年战争时派军驻守归化城时称归化城将军,此属临时性质,战后既撤。
瞧瞧一知半解的毛病又犯了,历史要是跟你家的花园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还研究什么?
如此,你以为我如你一样,是毫无根据的?那么你且把你的全解说一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8:13:40
别拿来一个东西就当圣经,大大的不好,顾炎武讲究实学,你最好先学学,以后再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8:20:46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8 07:53
《内蒙古的满族》
书籍作者:佟靖仁著
图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图书品相:8.5成品相
图书售价:22.00元
张三李四、怀璧先生,这个佟先生就是满族,所考诸事您二位可以看看,不是什么坏事。
我看你借一步还是把支持你观点的资料直接拿出来好了,如果你始终拿不出来,则你的观点没有任何说服力。如果你有确凿的证据支持你的观点,那么接受你的观点也不是坏事。问题则在于,你虽然坚持持自己的观点,但却毫无证据可言。谁会相信你?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8:41:30
~~~~~~~真是好笑,我研究东西可不是为了为某个集团、个人承认,这也太没有意思了,我研究历史就是“玩票”而已,如果像你那么想,我就直接去历史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去了,还和你在这多说废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10:58:35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8 08:41
~~~~~~~真是好笑,我研究东西可不是为了为某个集团、个人承认,这也太没有意思了,我研究历史就是“玩票”而已,如果像你那么想,我就直接去历史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去了,还和你在这多说废话。
如嘛,那么你在此说明你的观点是为了什么呢?不想说服别人相信你的观点?那么干脆一个贴子也不回,把自己观点一贴。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

这票玩的好,把一个将军玩来玩去的——你成皇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11:00:49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8 08:13
别拿来一个东西就当圣经,大大的不好,顾炎武讲究实学,你最好先学学,以后再讨论。
我可不是引用仅是一本书上的东西。之前说过,那根本就不是一家之言。而你倒颇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18:21:27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8 06:55

此话近于武断,我所反对者,盖在于你这个“实质”,你是怎么得出来的?清初被编入上三旗的汉人包衣其身份无疑是确定的,清中期,象王昌这样的这个实质怎么样?一切旗人,未免夸张,您以为那张家谱就那么管用吗?旗主式微,旗民显贵,这种关系能否长久。当然你尽可以据什么清代衰落时的所谓证据,反驳,但是这些个证据最好是中期的,因为清代中期和清初、清末不同。我所一直反对者,也在于某些看似有力的证据,其实是脱离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东西。

我说的是实际,你的东西只是按照那些所谓典章的武断似的判断。
实事求是讲,我觉得您真的相当莫名其妙。谁在提什么“家谱”?谁又谈及旗主和旗人之间的主奴关系了?我们这里唯一的问题是:旗人和皇帝(而不是旗主)之间的主奴关系,以及由此派生的旗人与内务府之间的关系。这话我已经重复三遍了,您这么个东拉西扯的毛病是不是该改一下了?有清一代,似乎没有皇帝“式微”,或者“由主转奴”的例子吧?呵呵。

您既然口口声声“逻辑”,“范畴”,先把您的基本概念界定下好不好?否则真的是很无谓的争论。

比如,什么是您的意义下所谓“实质上的奴才”?清定制,一切旗人,除亲贵外陛见皆自称“奴才”,如果您觉得这个不够“实质”,那么您的言下之意是不是只有“上三旗包衣”才够得上“实质上的奴才”?

如果我的上述揣测没有脱离您的本意,那么我认为第一,您应该证明王昌的包衣身份而不是继续云山雾绕;第二,即使是包衣出身,也并不能证明其一切职务行为都归内务府管理。年羹尧是包衣出身,但是他最牛的时候,内务府主要官员见了他甚至要磕头。

没有清楚界定的含义,就没有“实质”;而脱离概念的清楚表述动辄以自己的个人理解为“实质”,是这个版面许多网友的通病。这“实质”上倒是在拒绝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19:18:11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8 07:12
八旗民政,你认为归绥道管得了吗?厅治是什么时候设立的?你不知道那个山西巡抚如果有必要的话,绥远将军对其有征召的权力的?蒙人事务归蒙旗管理,说话前思考一下,内扎萨克,有兵权吗?此地还有外扎萨克,你一句话就了事了?这里是各类性质的旗人和自由的汉人均有,与内务府无关?
无关,清朝设那个厅干什么?有必要吗?
     此事建于你们所一直推重的那些家谱,所谓旗籍上。
     所以,我对这个所谓的制度,武断将内务府搞一个旗籍,就说是皇室的奴才之类的话,表示极大的怀疑。杭州将军如何如何,您做学问就是这么个做法吗?当然杭州将军不一定本人属于什么内务府,内务府当然管不得,如果它属于呢?江浙又不存在我们讨论的田庄,此乃离题万里。
做学问?您未免太高看这个论坛的功用了,呵呵。

您如果真知道八旗制度是兵民合一的体制,就不会说出“八旗民政”这种莫名其妙,不知所谓的名词了。呵呵,说真的,这个名词我是从您这第一次听说,应该对您的创新能力表示敬意。旗丁及其家属的“生活事务”,都是军政该管,OK?

至于山西巡抚和绥远将军的关系,第一,这是平行权力而无从属关系,将军体制较尊,但并不是可以随时随地可以“征召”山西巡抚的。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比如战时体制),经过朝廷授权,山西巡抚才有可能被置于绥远将军的管理序列。这种临时举措的实施和废止,是必须要见于明文诏旨的,不是绥远将军想干就干。一句题外话,这种战时的特殊安排,倒不是“绥远将军”才有,而是明清两代边疆用兵的常态。第二,就算“绥远将军对其有征召的权力”,您又想证明什么?民政事务也归驻防将军管理?第三,绥远将军和山西巡抚因某些事务互劾的事例,有清一代并不鲜见。

“蒙人事务归蒙旗管理”与“内扎萨克有无兵权”有一毛钱关系?我们所争论的地区的事务,有“外扎萨克”什么事?我看您自己说话倒是过一下脑子!

其实我说就是简单的两句话:您以王昌的“皇帝奴才”身份,来证明绥远将军归内务府管理,实在是莫名其妙之极。如果您真的觉得绥远将军在内务府管辖之下统领皇庄是其固定职限,那么很简单,拿出文献证据来就可以了。如果您说的事实,这种证据一定会有的。如果绥远将军在内务府领导下管理皇庄,难道会连个往来公文财务报告都没有?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么?又何劳您东拉西扯?

您开口闭口“实质”,难道只有您对问题的理解才是“实质”?这种态度,极不礼貌,也缺乏讨论的诚意。既然你说做学问,做学问的规矩难道是您这个样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