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208 10
2010-05-03
刚才在Yahoo财经上看到今年2月的宏观经济数据,M1增长率为34.71%,而CPI则只有2.7%。即使中国有10%的实际GDP增长率,2.7%的CPI增长率也太低了。货币数量等式的增长表达式好像在中国完全不适用了,是统计数据的问题还是中国需要自己的宏观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3 08:38:40
房屋消费是不计入CPI统计的,而恰恰很多贷款进入了房地产行业,此是其一原因;其二原因就得问统计局的数据来源了;第三个原因就是货币政策和通胀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一个时间的滞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 08:41:19
过剩流动性主要是进入了资产领域,引发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 08:53:13
货币流通速度降低了
MV=P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 08:56:43
lishimei2009 发表于 2010-5-3 08:53
货币流通速度降低了
MV=PY
一般而言,V和Y是成正比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V比较大;在经济萧条期,V比较小。按照去年的经济增长速度,V值不应该会很小。而且在正常情况下,V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会特别大,除非是极端经济萧条(比如1929年的大萧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 09:00:11
fyyan 发表于 2010-5-3 08:38
房屋消费是不计入CPI统计的,而恰恰很多贷款进入了房地产行业,此是其一原因;其二原因就得问统计局的数据来源了;第三个原因就是货币政策和通胀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一个时间的滞后。
我觉得很多资产未被列入CPI计算造成了CPI严重低估中国经济通胀率。所以,这个问题是个统计指标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