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5-7 07:18:59
实践是检验真理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看起来有道理的方法论,也被批判出了很多缺陷,最起码的一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低效率标准,什么都靠实践检验,显然没那么大的经历,再一个这句话是彻头彻尾的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等最新的广受承认的哲学理论是冲突的。
不是唯一的但应该是最恰当的不把,楼主的观点也值得商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08:03:03
马哲很深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08:20:25
楼主对中国哲学有多少了解呢?如果不了解,为什么妄下断言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08:42:20
有一定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08:50:11
谁能说是这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08:53:51
本人绝对认为楼主的水平,太一般了。 你既然说到东方哲学,你有没有看过《易经》,《老子》,《韩非子》就足够了。
   欧元之父蒙代尔的贡献就是让欧洲的十几个国家都用上了欧元,统一了货币。
   你回顾下我们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做的几件大事。请始皇统一了货币制度,让整个中国大地用上了统一种货币。
  你说秦始皇会不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我觉得,秦始皇是不屑于诺奖的,最好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改为秦始皇经济学奖。  
  你是不是不懂中国历史啊???不懂的中国历史,西方历史的人,请不要评价现在。o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09:19:43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德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德国出过很多伟大的哲学家,一个只注意脚下而不关注天空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09:33:17
路过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09:45:43
哲学还是很强大的,1L说的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09:57:32
不懂  学校的马哲课 都不去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0:19:55
虽然您有点强词夺理,但是还是要指出您的一处错误,您说毛泽东同志的逝世日期是客观真理不可改变您的真理定义未免有点太博爱了吧?那么这个世界真理岂不要泛滥了?如果您说人死的日期不可改变是客观真理,可能还说得过去,起码他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其次关于死期是否可以改变?您一定认为这种讨论很荒谬,不过如果您了解物理学的前沿发展的话,也许您听说过平行宇宙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存在许多个宇宙,我们只是众多的一个!如果就这一理论来说您是否还要抱着那个教条不放呢?量子物理学证明粒子在客观世界不知一个映像,会有上千个投影,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会同时在不同的空间出现同一粒子!着您又作何解释?而且我们所有的存在都是波动的结果,这一理论又为人对自然的影响力提供了科学解释,您又如何感想!
所以我们人类至今发展还距离客观真理很遥远,我们只是自以为我们明白了,可是却无法证实那是真理,因为不同的理解层次,会有不同的真理标准!恐怕您会指责这是唯心论,那么您不能否认人是有差异的,您也不能否认人是有主观意识的,您也不能否认即使对待同一问题给出统一答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我们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不是主观的吗?难道客观您能够证明这件事本身的正确性吗?如果您要我给出反例,您可以仔细研究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发生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0:22:46
正反方辩论得都很精彩,都是肯思考之人,顶!不过思想的交锋最后一定会变成信仰的交锋、范式的交锋,承带着“本体论的承诺”。楼主信奉思想自由,捍卫自己观点的同时,也捍卫对方说话的权利,值得钦佩!跟帖的朋友追求真理(楼主也追求真理,但认为真理很大程度体现于过程,而非终点,应该认可伽达默尔的“对话辩证法”,(有意、无意?)体现了解释学的精髓),信奉实践见真章,坚定的信念亦值得钦佩!不过发帖嘛,就是要互相讨论,不能动不动就终止讨论,还是要多辩论。就这个意义,我站在楼主一方(也搞搞戴维森的“好意原则”)。呵呵,瞎说了一通,马克思我也爱、康德我也爱、斯密我也爱,爱很多人,毕竟都是牛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0:28:33
不需要所谓的誓需,读懂的前提是逻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0:30:12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0:31:59
好感动啊!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好的声音了,冷静的站在角落倾听和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0:33:41
哲学是很有用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0:34:39
仰望天空?
足踏实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0:36:17
虽然您有点强词夺理,但是还是要指出您的一处错误,您说毛泽东同志的逝世日期是客观真理不可改变您的真理定义未免有点太博爱了吧?那么这个世界真理岂不要泛滥了?如果您说人死的日期不可改变是客观真理,可能还说得过去,起码他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其次关于死期是否可以改变?您一定认为这种讨论很荒谬,不过如果您了解物理学的前沿发展的话,也许您听说过平行宇宙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存在许多个宇宙,我们只是众多的一个!如果就这一理论来说您是否还要抱着那个教条不放呢?量子物理学证明粒子在客观世界不知一个映像,会有上千个投影,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会同时在不同的空间出现同一粒子!着您又作何解释?而且我们所有的存在都是波动的结果,这一理论又为人对自然的影响力提供了科学解释,您又如何感想!
所以我们人类至今发展还距离客观真理很遥远,我们只是自以为我们明白了,可是却无法证实那是真理,因为不同的理解层次,会有不同的真理标准!恐怕您会指责这是唯心论,那么您不能否认人是有差异的,您也不能否认人是有主观意识的,您也不能否认即使对待同一问题给出统一答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我们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不是主观的吗?难道客观您能够证明这件事本身的正确性吗?如果您要我给出反例,您可以仔细研究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发生的事情!

========================================================================

其实太过强调“相对”也不好,对于“抱残守缺”之人或许有启迪,但对于已经对“相对”有所了解的人来说,也挺没劲的。过多强调“相对”,如果只是为了得出“‘世界’是多样的,我们要互相尊重”这样一个结论还好。但如果以“相对”为名,将一切虚无化,“似乎”也不太好。休谟进行彻底的怀疑,但人家也不反对“常识”的判断,“常识”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真理”是为精神思辨服务的。两方面人类其实都很需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康德比较牛,他将问题分得非常清楚,而且将有些问题一下子就“卡死”在那里,确实是聪明人。马克思呢?当然也知道康德的意思,从另一个角度开始说了(当然都尊重了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都在哲学之路上)。讲多了,就容易出现分歧,毕竟语言本身就是产生分歧的一个源泉。不过,还是要多讨论,呵呵。跟叶秀山学,加了好多引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0:41:42
确实啊,经济学要有很多其他学科为基础的~ 1# jijuj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1:00:03
同意楼主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1:13:15
首先,把马哲当成一个信仰,确实可以节省很多在学习和实践中迷惑的时间;
其次,可以说,只有当你对一门学科掌握到了非常精通的时候,你才会对这么学科的哲学基础产生深刻的看法,进而去进行讨论。
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即对某一学科懵懵懂懂时就开始不断的提起哲学上的讨论,只能是越来越糊涂,越来越迷茫。 感觉我们教育在第一条上做的不够好,反倒引到了后一条的歧路上了。

所以说,要么把哲学之类的东西当做信仰,然后指导你的学习和生活;要么就撇开无所谓的哲学争辩,好好的去学习和生活实践,当你有了足够的认识时再去讨论和思考哲学问题。

当然有人说偶是经验主义者,无所谓了,对你有限的认识和实践有用就好了,开心就好!嘻嘻嘻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1:13:42
中国的分界线被秦始皇划下了,不知道第二道线是由谁划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1:21:23
说的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1:45:02
楼主的学习观还是值得人钦佩的,多学习绝对不会有坏处,当然,学的太多。而智慧不够就会导致做事只会束手束脚。什么都对什么都不对,工作无法展开。
本人对西方哲学研究不深,但同意LZ关于马哲来源于西方哲学的观点,不过请不要因为马哲师承西方就贬低其历史地位,也不能因为新思想的出现就否定马哲的思想。你就想,西方很多哲学对世界的影响不会大过马哲吧,至少马哲使中国重新统一,进而影响世界格局。其他还有点看法:
1、关于实践的东西,就不太赞同了,感觉楼主有点“清谈”倾向,凡事只想不做有什么用?说永远比做容易,评价问题,不是看哲学家说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这个问题还有争议的话,看看现在的ZF,永远是说比做多。
2、真理观的问题,LZ对马哲肯定没有好好看,马哲早就说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事情,而就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效率最差的标准,但LZ不能否认其是检验真理的最有效标准这一事实。不经实践,你永远不知你的想法对与错,只想不做很容易陷入唯心主义,进而否认物质的第一性。而LZ举得例子也十分可笑,西方的自然学科是做什么的,就是为了将一些理论在实践中进行运用(记不记得离子对撞击机),一些真理理论目前看似不可用实践证明,这只是受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限而已(20年前你能想想出会有离子对撞机这个玩意儿么),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可以用实践证明。在这点上LZ又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
3、中国没有产生哲学?这话说的太过。而且,中国也的确强大过,没落也只是百来年的事情,而这几百年恰恰是只用了我们哲学中的糟粕,而好的被西方学去了罢了。我们是要向西方学习,但不是全盘西化,拿来主义鲁迅早就说过,不需要LZ标新立异。存在5000年的华夏历史,如果说没有产生哲学,可谓滑天下之大稽,那我们中国人都是没有精神的动物吗,LZ的哲学观未免狭隘,言谈中未免流露这读书人的酸臭气。LZ所说的日本,是真正的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也保留有很多民族的东西(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中国古时文化)。学习,不是卑躬屈膝,不是全盘否定。
4、中国没有科学技术。LZ回去再仔细看看中国史好吗?一味贬低中国历史,我真不知道您是何居心。
5、很多人对马哲有误解,包括我很小的时候,那是因为中国的教育问题。马哲是门实践学科,而一味的课堂教学只会使学生厌烦。而这几年我所看所想,让我回过头来看马哲,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现在有很多人只是将现实问题全推给毫不相干的历史,而不思考我们这30年来是学西方学的太少了,还是学的太过了。后面的话发不出来了,不然要被核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1:45:32
首先,把马哲当成一个信仰,确实可以节省很多在学习和实践中迷惑的时间;
其次,可以说,只有当你对一门学科掌握到了非常精通的时候,你才会对这么学科的哲学基础产生深刻的看法,进而去进行讨论。
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即对某一学科懵懵懂懂时就开始不断的提起哲学上的讨论,只能是越来越糊涂,越来越迷茫。 感觉我们教育在第一条上做的不够好,反倒引到了后一条的歧路上了。

所以说,要么把哲学之类的东西当做信仰,然后指导你的学习和生活;要么就撇开无所谓的哲学争辩,好好的去学习和生活实践,当你有了足够的认识时再去讨论和思考哲学问题。

当然有人说偶是经验主义者,无所谓了,对你有限的认识和实践有用就好了,开心就好!嘻嘻嘻嘻
====================================================
支持这个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1:46:59
只关注考试去了,没注意这么多,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1:53:34
很赞同楼主的观点,现在有些人还是沉浸在以往的所谓国学经典,但凡处事言必称某子如何说,对所有外来的东西持极端否认态度,这些人之中不乏高学历的所谓精英,也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岗位上,如此这般容易误导后来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2:02:52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
不能说那个孰优孰劣,但可以相互借鉴
但我们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太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2:31:32
这件事情不过是一而二,二而一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2:32:58
卡尔·波普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是很值得中国人研究的一本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