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奇 发表于 2010-5-6 23:07
在一定总财富下,首先分三大块:一是补偿生产消耗,这是保证生产规模不减小的必须;二是社会积累——利润,这是保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三终端消费——工资,这是保证生产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这三者间应该保证怎样的比例关系才合理,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群体总产出高则人均工资高。以此工资有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供求决定,由贡献决定等等,都不可靠,都不全面。
作为终端消费——工资这一块,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工资呢?在大的数学原理上讲,有人多得到则至少有一人少得到。现在是每个人该分的多少财富呢?
通常分配法则是按劳分配,劳动越多分得越多。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如果总工资多则同样的劳动支出能分得更多财富(或工资更高),这表明马克思的理论只讲对了一半。确切说劳动量只是充当分配标准的作用。
再个就是按权分配,这是保证社会等级和创造性所必须。自然同样的劳动支出,权利大职称高就分得多些。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7 17:13
你先把宏、微观经济学好了再搞什么框架,别乱七八糟都揉在一起。。。。。还有啊,你用词严谨一点,什么叫保证社会等级和创造性必须?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自然自然同样的劳动支出,权利大职称高就分得多些”?你们这些民科就是肤浅,基本的范畴都不懂还生编硬造,说的每句话都是需要论证的你们懂不懂?“自然”那个词儿就那么好用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1&from^^uid=975187
不要参杂偏见,“基本的范畴”这词用来反驳别人,以及所谓“每句话都需要论证你们懂不懂",这种话说出来就很肤浅,你完全可以说看不懂,这就是实事求是的一句话,看不懂又不是罪过。
称别人为民科,你难道是所谓主流或科班了?
连主流的基本理论都不清楚的,我看尚不如民科。因为前者最多是有所偏差,后者根本就是半瓶子醋。
治学先修德。至少容忍异见是一种美德。
宿舍123456 发表于 2010-5-8 00:11
请先对“自私”、“利他”严格下定义
西经里对“理性””(大概就是人们俗称的“自私”)是有严格定义的,这对大多从事经济研究的人恐怕是常识。阁下是否具有这样的“常识”?
“理性”概念可推导出阁下所谓“群体”与“合作”行为,不需要什么“利他”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
曹国奇 发表于 2010-5-6 23:07
在一定总财富下,首先分三大块:一是补偿生产消耗,这是保证生产规模不减小的必须;二是社会积累——利润,这是保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三终端消费——工资,这是保证生产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这三者间应该保证怎样的比例关系才合理,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群体总产出高则人均工资高。以此工资有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供求决定,由贡献决定等等,都不可靠,都不全面。
作为终端消费——工资这一块,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工资呢?在大的数学原理上讲,有人多得到则至少有一人少得到。现在是每个人该分的多少财富呢?
通常分配法则是按劳分配,劳动越多分得越多。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如果总工资多则同样的劳动支出能分得更多财富(或工资更高),这表明马克思的理论只讲对了一半。确切说劳动量只是充当分配标准的作用。
再个就是按权分配,这是保证社会等级和创造性所必须。自然同样的劳动支出,权利大职称高就分得多些。
曹国奇 发表于 2010-5-8 01:18
基本假设是怎样,这是仁者见仁的事情,最终目的不过都是在于解释实际,为实际算命。西经需要怎么修改时西经自己事情,我无意也无能力去管它什么。
至于“理性人”假设,首先建议阁下先搞清楚什么叫科学假设,如果西经不能告诉你这个基本知识,我不怪你,但是请你去拜读我的劣作《经济学中应注意真假设与假假设》http://www.*****.com.cn/articles/12382.html 。其次是,请将该定义中的“最大”给我去掉再跟我谈什么严格定义,否则我笑你数学基础太差。
其实很多基本概念是无法定义的,就那么回事,这是常识。一定要用“严格定义”包装自己,这只是为自己壮胆而已,但不尊重常识。
最终,自私和利他我都不能定义。如果你觉得西经伟大,对自私有严格定义,那么我就能要求你告诉我哪个定义是正确的。自己都搞不清白的东西,反问别人,没意思。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5-8 03:04工资应该和总产出相等,因为如果工资少于总产出那么就会造成过剩,最后总产出就是因为人家买不起而卖不出去。(这里已经把那些用来扩大再生产的那一部分扣除了)曹国奇 发表于 2010-5-6 23:07
在一定总财富下,首先分三大块:一是补偿生产消耗,这是保证生产规模不减小的必须;二是社会积累——利润,这是保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三终端消费——工资,这是保证生产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这三者间应该保证怎样的比例关系才合理,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群体总产出高则人均工资高。以此工资有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供求决定,由贡献决定等等,都不可靠,都不全面。
作为终端消费——工资这一块,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工资呢?在大的数学原理上讲,有人多得到则至少有一人少得到。现在是每个人该分的多少财富呢?
通常分配法则是按劳分配,劳动越多分得越多。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如果总工资多则同样的劳动支出能分得更多财富(或工资更高),这表明马克思的理论只讲对了一半。确切说劳动量只是充当分配标准的作用。
再个就是按权分配,这是保证社会等级和创造性所必须。自然同样的劳动支出,权利大职称高就分得多些。
而按劳分配不过是马克思说的过渡阶段而已,它归根到底还是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最后是要破除的。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8 22:11
大师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3&from^^uid=975187
满天飞的鸡毛,没有一根能做令箭。我这种一日三餐只有稀粥的穷人是没见过您那些科班出生的“大师”的,不知道也不想做什么这种你所谓的“大师'。出现了大师的国度是不幸的国度呀!:-)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