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e2005在2008-4-23 0:57:00的发言:
[QUOTE](1)公平地说,历史上和现实中北大都是一所很不错的高等院校。绝大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北大学生也都很不错。尽管2001年以来鲜见周围有来自北大的“牛人”(真实的而非自我吹嘘的)值得惊诧一下;但白金辉这个北大学子看来还真是不错。2008年4月,偶然阅读到白的学位论文,颇为惊诧!
(2)是月,因论文题目多次修正,被迫补充阅读了大量国内所谓文献,基本是1998-2007年正式出版的——大概是选题具有一定难度之故,对中文文献极其不看好。在详阅的近1000篇有关文献中,值得恭维或可不被视作LJ的,不超过20篇;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所谓名校(上海XX大学等)的博士之作。而无意中读到白金辉的硕士论文,却着实眼前一亮。这是白在2001年6月宋国青教授们下做宏观与计量方向的硕士论文。真所谓名校出身,法度森严;俨然一派武当正宗掌门弟子之风!
(3)呵呵,当然,应是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之故,不能说所有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政策运行需要都能够充分贴合;但以本人的实践工作与理论研究经验而言,2001年前后时至少我本人是绝对做不到他这个水平的。是以再次敬佩和羡慕一下!!
顺便补充说明:前半辈子,仅仅因为母校人大比北大学费便宜了几百元而最终选择进入人大门墙成为人大拥趸;却始终因为头顶人大毕业生的光环得到太多而备加惭愧。仅仅因为缺少高等教育选择的机会,却被上帝之手推入了或者更好的这扇命运之门,是以希望自己更努力,对得起母校和自己命运中的幸运。
所以要让自己学业更努力,论文更优秀;向北大CCER小白的程度学习!
(好像无法上传附件文件,遗憾甚……)
其实学校之争没意思得,还是看个人比较重要
上海插插大学毕业得,也有牛人啊,比如同样和白金辉一样毕业yale得panle jia,毕业就在MIT找到了教职,头年就有AER发表,同样这个插插大学毕业得yihong xia,UCLA毕业就在wharton business找到教职,发文章更是海量。甚至她们都没有在大陆读过硕士。更加没有在ccer或者北大“进修”过。jin li 是个男得,也是差不多得情况。这是上海插插大学永远不会向北大低头得精神,我倒是觉得非常可贵。
就如 hengfu zhou说得,中国如果只有一所北大才是可悲那,而美国有那么多大学向哈佛发起挑战,这才是学术进步得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