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视为中国国家机密的外汇相关数据,今年在披露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显示出中国当局不再对所谓机密遮遮掩掩的自信.业内人士对此也都不吝赞美.但他们也指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外管局在数据披露的及时性、细致性上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今年外管局在数据披露上有许多改变:将按季公布月度银行代客结售汇和代客涉处收付款数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只记录交易变动数据,剔除了国家外汇储备中因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变动;上述变动反映在国际投资头寸表中.
面对热钱不断窜流至新兴市场,造成潜在的资产泡沫,如何掌握跨境资金流动,达到知此知彼的目的,这也是政府及市场双方所乐于见到的.
而上述变化将使数据更趋接近事实,从而能为中国的政策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投资者提供更完善的引导方向.
"外管局今年在信息披露上的进步是挺大的.对推进市场化建设、完善政府职责管理都有很大的提升."中国外汇投资学院院长谭雅玲称,"信息公开、透明是打消市场猜测和恐惧最有效的良药."
而中国外管局官员也对路透表示,外管局在未来的数据披露上将更向国际化靠拢,更为公开、透明,使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能更为科学,从而减少对决策者以及投资人士的"噪音干扰".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曾公开撰文指出,外管局将继续提高外汇管理政策透明度.力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外汇管理工作,使市场主体更加清晰了解外汇管理业务办理要求和依据.增加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公布内容,提高公布频率,提升统计时效性和统计制度的透明度.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加强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理性判断.
至目前为止,中国外管局已详尽披露了20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并对相关的历史数据做出了追溯性的修正,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同时,外管局还首次公布了银行代客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因该数据是引起中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该数据且将按季每月公布一次.
**信息公布透明利惠多方**
中国有望于今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任何一项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变化,毫无疑问是全球研究人士追逐的焦点.特别是外汇方面的相关数据,由于关切到跨境贸易、跨境投资、货币政策、甚至外交、政治等诸多关键因素,要求细致、及时显然是合理的要求.
"真希望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前提下,中国外汇数据能披露的更及时,详尽,这对研究人员来说很重要."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博士表示.
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也具有同样的诉求.这两位学者,长期跟踪"热钱"的进出.在中国外管局没有做出今年的数据改变之前,都采用过以外汇储备与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顺差间的关系,来寻找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关系的研究.由于采用的数据有限,曾经有一段时间,得出的"热钱"流动数据颇为惊人.再经媒体曝光後对大众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导致决策层都引起相当大的关注.
中国外管局最新公布的20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国家外汇资产当期净增3,821亿美元,但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却显示,当年国家外汇储备净增4,531亿美元,其中差额为710亿美元.
"这个差额就是外汇储备中因汇率、价格变动而引发的变量.以前,研究人员一般都会把这一项划到'热钱'里.这当然会给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打折扣."海通证券资深外汇分析师于建国博士表示.
谭雅玲也表示,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动辄几百亿美元的差额被笼统划到"热钱"里,再经媒体放大後,对决策者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加大信息的公开、透明、发布频率,对各方的意义都很大.
但王志浩也指出,尽管外管局已把非交易因素的影响从外汇储备中剔除了,但疑惑还是很多.
"没有公布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所谓mark to market只能由外管局说了算,我们还是不清楚."他称.
目前,中国人对国家外汇储备的投资品种无从知晓,只能从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知道.中国已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8,775亿美元.去年6月末,则共持有美国证券资产达1.46万亿美元,相当于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逾61%.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认可外管局此项进步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提出为更高的希望.
"总体看在数据披露上是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可以做的更好...比如数据披露的频率和内容等."王志浩表示.
他举例称,尽管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家外汇储备数据公布已更为科学,但毕竟是每半年公布一次.但现在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是三个月公布一次,相关分析就没有办法做到数据支撑.
"据我所知,外管局每三个月会给IMF报一次数据,能不能也同时向社会公布呢?"王志浩称.
但外管局相关官员对此解释称,目前每季度公布银行按月的代客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就是对上述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银行代客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该官员称.
这一统计数据的公布,也将对更科学计算"热钱"有帮助.研究人员此前计算"热钱"时,都采用的是海关公布的贸易顺差数据,但钱货不一定是同时到达或离开中国本土.
于建国博士也指出,不仅要公布科学的数据,相关的信息披露也应该更充分.比方说去年以来,涌入中国的套利资金明显增加,研究人员一直存在疑问,这些套利资金是从何而来?至到今年,中国外管局才明确表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金融机构调回了存放在海外的外汇资产,包括卖出了一些海外证券类资产.
"越是不清楚,越会有很多的猜测.这种信息也不会有什麽负面影响,完全可以早一点公布嘛."他称.
以今年首季为例,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7,477.6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096.48亿美元,远高于同期国家外汇储的增量.显示相当多流入的外汇滞留在银行体系内部.
中国外管局也首次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表示,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1,448亿美元,同比增长6.6倍.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银行部门将大量境外证券投资和同业拆放资产调回境内运用.
显然,上述金额如此巨大的跨境资本流动,如果没有明确的信息披露,对社会及决策层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