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34 2
2010-05-07
    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自身的实物量。
    虽然商品的价值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货币的价值却不会演变。因为按照各种不同的商品价值公式去计算货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都是货币自身的实物量。
    我在《论商品价值》中介绍过早期产品价值的计算公式,即早期商品的价值 = 商品耗费的劳动量 × 一定数量的货币 / 该数量货币耗费的劳动量。如果用“货币”取代“商品”二字后,那么,货币的价值肯定是货币自身的实物量。而商品的价值却不是商品自身的实物量。
    正确的理论总是左右逢源,再换一个角度观察,货币的价值还是应该等于货币自身的实物量。由于商品的价值是商品在符合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的条件下应该换到的货币数量,因此,货币的价值也应该是货币在符合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的条件下应该换到的货币数量。由于货币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一定是货币自身的数量,因此,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自身的实物量。
    从价值的计量单位上分析,货币的价值也是货币自身的实物量。由于货币单位不但是货币价值的计量单位,而且还是货币数量的计量单位,因此,货币的价值一定是货币自身的实物量。
    众所周知,货币曾经是金银铸币形式。由于各国君主的贪婪,铸币最初所含金属的真实分量,次第削减,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传统理论普遍认为,这就是货币贬值,或者说是货币的价值下降了。其实,货币的价值根本不会下降。所谓货币贬值不是货币价值的下降,而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与此同时,商品的价值将会因为货币的贬值而普遍上涨。货币的价值就像判断运动物体的参照物一样,应该视为静止的。只有商品,才会升值或贬值。
    今天的纸币虽然不算劳动产品了,但仍然有价值。因为纸币可以参与交换,仍然有使用价值。由于纸币能换到的货币数量就是纸币自身的数量,因此,在纸币时代,货币的价值仍然等于货币自身的实物量。不仅如此,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还能决定全社会的价值总和。而此前,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是由全社会的价值总和决定的。当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仍然等于全社会的价值总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8 02:58:19
“货币的价值与价值的货币”。
从货币发展史看,货币确实是从商品世界中逐渐分离出来,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也就是说,货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需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产权关系。当货币一旦独立地作为商品价值的标志物,也就攀上整个世界商品的巅峰。货币之所以傲视其脚下臣仆的商品众生,因为货币掌握了对臣仆于其脚下的商品众生,生杀予夺的权力。一句话,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离不开货币,社会全部价值必须经由货币及其运动才能实现。正是由于这一点,一旦当货币头顶被罩上社会财富的光环,而在这一光环的照耀下,货币的卑贱出身就被掩盖了,仿佛货币自一出生就是如此这般“神圣和光辉”。人们开始崇拜它、追逐它。在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里,货币成为主宰这一世界的主,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但是,货币无论如何也仍然洗刷不掉不了身上的商品胎记。货币之所以可以标志一切商品的价值,决定着商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支配这商品的交换,就在于货币本身具有社会内涵——人的劳动产品。黄金是黄灿灿的,煤是黑油油的,当它们作为原材料时,并没有贵贱之分,该用多少,就得用上多少。“厕所是有臭味的,但厕所税却没有臭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18:05:10
继续......

法国作家福迪写过一本《鲁宾逊漂流记》小说,马克思非常欣赏这一作品。鲁宾逊经过漂流登上了这一荒岛后,发现和收服的“野人”并取名叫他为“星期五”,因此组成了一个“两个人的社会”。如果,我们把这一小说情景修改一下:鲁宾逊上了这一荒岛后,并没有发现和收服的“野人”,那么鲁宾逊也就没有后来一个叫“星期五”的仆人了。但是,鲁宾逊却发现并拥有了被海盗藏匿起来的一大箱金币银币及钻石珠宝。社会生活常识会马上告诉我们:鲁宾逊肯定意识到这些东西是“货币”,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价值,但同时也意识到,此时此地这些货币却派不上用场。如果上帝叫鲁宾逊在仆人星期五与一大箱货币之间,任选一样的话,我想:鲁宾逊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仆人星期五。

马克思经常采取诙谐的语句,引申一些深刻的道理。他说,野人星期五力大无比,膂力过人。之所以臣仆于鲁宾逊,并非处于文化、思想及社会道德的评判标准,绝非因为鲁宾逊先生受过良好的教育,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而是处于对鲁宾逊先生腰间挎的那把斩铁如泥的宝剑的敬畏。马克思诙谐地引申到,如果野人星期五
不知从那里也搞来一把毛瑟枪,而且运用的得心应手:说把你的左眼,就不打你的右眼。第一枪打中你鲁宾逊的左腿,叫你鲁宾逊变成瘸子;第二枪就打中你鲁宾逊的右腿,再叫你鲁宾逊变成瘫子。你们说说看,鲁宾逊先生肯定面临两个抉择,一个是“宁死不降”,在一个就是“五体投地”表示仆从。

宝剑与毛瑟枪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标志。社会的存在决定着社会的意识。“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此话“似是而非”。因为任何一场战争的任何一方,都是“人与物结合在一起”的一方,无论人与长矛大刀结合在一起,还是人与钢枪铁炮结合在一起,即便是赤手空拳,也是人与手脚(最原始的武器)结合在一起的。而物的生产水平及物的适用性质,决定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你有上乘武功和锋利宝刀,三步之内,令敌手血溅三尺;如果敌手有钢枪一杆,在三百步之外,却令你血溅三尺啦。如果有人不然,甚至进一步提出:“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的意志力,既非人、也非物物”,大概此人出门时,一不小心脑袋让自家的驴给踢了。

有人可能说,野人星期五可以造反呀,趁着鲁宾逊熟睡之际,把他给“做”了,将那宝剑收归已有,岂不快哉!我想,野人星期五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他犹豫了。因为,野人星期五仅知道按照主人鲁宾逊的吩咐去做事,比如拿着主人鲁宾逊编好的渔网(生产资料),并依照主人鲁宾逊传授的捕鱼方法去做;却不知道一旦离开主人鲁宾逊先生,今后他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这一宝剑。因为那宝剑不仅仅是砍砍杀杀的武器,它还是生产工具。

我们进一步设想:当一艘船发现了他们两人,准许他们等船回国之际。上帝此时此刻又出现了。上帝将叫鲁宾逊在仆人星期五与一大箱货币之间,任选一样的话,我想:鲁宾逊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大箱货币,而抛下野人星期五。若鲁宾逊心肠仁善一些的话,宁可会将宝剑留赠给这一可怜的野人星期五。为什么呢?因为一大箱货币意味着一大笔社会财富,拥有它的人将由此获得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可以雇佣成百上千个像“野人星期五”这样的人作自己的臣仆,何乐而不为?

金银货币与人的社会圈子相隔绝后,它将一文不值;人的社会圈子,离开了金银货币,也能够继续生存发展。只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就可以创造出新的货币形态来替代金银货币。

货币的数量表现形态就是价格。一旦整个商品世界的价值都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价格之时,也正是货币职能“日薄西山”之日。此时此地,价格已经上升为人们“观念”上的价格。一切商品的价格只是表现在商品橱窗里的小小的“价格牌”上面了,一切待售商品的旁边,也不会摆放这与其价值相应的一定数量货币。

人们在谈论或评估商品价值的大小,或谈论评估商品价格的波动之际,抽象的数字之增减就构成其内容了。今天,国际贸易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市场竞争力大小、国际贸易的份额比例、产业价值链环节的高低构成了国家实力及势力的实质内容,而金银储备的多少并不占据决定地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