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43 7
2010-05-12
2010年05月12日 20: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体:↑大 ↓小】
  低价收购上千吨甚至上万吨大蒜囤入冷库,囤积数月后价高时出手。在中牟,蒜商因今年蒜价暴涨至历史最高水平而获巨利,据说因此产生了六七位千万富翁和不少百万富翁。(5月11日《大河报》)
  两年前,一袋40斤的大蒜才两三元钱,今年这袋大蒜要价200元。河南大蒜身价短时间内暴涨100倍,大蒜价格真可谓称得上“疯狂”。那么 “疯狂蒜价”的背后到底藏着何种“玄机”?
  笔者以为导致“疯狂蒜价”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客观原因,今年的气候因素确实造成了大蒜的减产。另一方面原因是非客观原因,主要是过去“蒜贱伤农”造成大蒜种植面积大量减少以及中间商此轮的囤积居奇、炒作蒜价。
  客观和非客观两方面因素互相结合,以致出现“疯狂蒜价”。虽然大蒜不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对于其价格的疯涨,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作为一种农副产品,如果任其价格大幅涨跌,必然带来诸多弊端。

  一是,如果任由蒜商炒作“蒜价”,导致蒜价暴涨,必然会给农民传递一个脱离市场的信息,导致农民来年盲目种植,从而改变大蒜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年必然导致蒜价暴跌,从而产生“蒜贱伤农”的后果,蒜农的利益将无法保障。
  二是,“爆炒”蒜价必然导致通胀预期增强,从而引发CPI波动和民生焦虑。一个品种的农产品上涨,有可能带动整个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如果任由投机资金过度炒作蒜价,“疯狂蒜价”必然会引发CPI波动,增强民众通胀预期,并导致民生焦虑。
  那么,如何破解“疯狂”蒜价背后的“玄机”?笔者以为,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不给中间商利用自然气候情况进行投机和炒作的机会;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应该帮助农民做好生产规划、产业布局,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并建立农业产业化体系,将田头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以防止农民凭着“感觉”盲目扩大种植面积,避免出现“蒜贱伤农”的现象。
  同时,地方政府要帮助农户建立行业协会等组织,逐步改变与中间商的单独非长期合作状态,要借助于农业组织的集体谈判与长期合约的保护,与中间商建立起对等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分享关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稳定,农业为大;社会安宁,农业为先。在农业、农民问题上,从来没有小事。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避免农副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务农的积极性,才能消除因农产品价格暴涨而导致的民生焦虑。 冯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13 11:06:10
没有一个明确的保护机制。所谓的行业协会根本不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利益的驱动使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6 10:15:23
接下来考虑怎样保护蒜农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6 10:25:46
哎·······“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6 18:16:15
和金融市场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7 14:44:22
今年南方或大旱或大涝。
北方大雪一直下到4月底,整个春耕延迟一个月左右。
积雪融化导致田地泥泞根本无法及时耕种。
粮食减产是肯定的了。
看年底粮食价格上涨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