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卖《证券发行和承销》讲义还卖5金币,我也把我的拿出来,我卖低点,不知道跟他的比咋样。
下面我把第一章节的内容贴出来,大家觉得喜欢就买。。。呵呵
《证券发行与承销》讲义
王 立 博士
本讲座主要目的:证券经营机构的投资银行业务、股份有限公司概述、企业的股份制改组、公司融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准备和推荐核准程序、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操作、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发行新股、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的发行与承销、外资股的发行、公司收购与资产重组等。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掌握上述内容以及相应的法规政策。
本讲座主要方法:紧扣考纲,以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为线索,梳理章节相关知识背景,并辅导习题加深印象。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采用看章节名称,回忆知识要点,强记背景知识与概念的方法,并通过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可以很快的掌握考试的基本知识。
本讲座的特点:以考试为主,结合当前证券实践,使同学们既能顺利通过考试,又能清楚的明白这些知识在将来的从业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达到真正超越考试,提升自我的目的。
第一章 证券经营机构的投资银行业务
基本要求:熟悉投资银行业的含义。了解国外投资银行业的历史发展。掌握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过程中发行监管制度的演变、股票发行方式的变化、股票发行定价的演变以及债券管理制度的发展。
了解证券公司的业务资格条件。掌握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的资格条件。掌握股票和可转换公司债券保荐人制度。了解国债的承销业务资格、申报材料。了解企业债券的上市F推荐业务资格。
掌握投资银行业务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熟悉承销业务的风险控制。了解股票承销业务中的不当行为以及对不当行为的处罚措施。
了解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熟悉核准制的特点。掌握主承销商的发行保荐办法和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的内容,以及中国证监会对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的监管。了解中国证监会对投资银行业务的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
第一节 投资银行业务概述
一、投资银行的含义(狭义、广义)
狭义:只限于某些资本市场活动,着重指一级市场上的承销、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
二、国外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三、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历史
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发行监管制度的演变
发行监管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股票发行决定权的归属,目前有两种类型:核准制和注册制。1998年前,采取发行规模和发行企业数量双重控制的办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出台;2003年,实行上市保荐制。
(二)股票发行方式的变化
1991-1992年,采取有限量发售认购证方式;1992年,上海率先采用无限量认购证摇号中签方式;1994年,有全额预缴款、比例配售、上网竞价等方式;1995年,“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即退”和“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转存”两种方式;2006年,上网发行资金申购实施办法。
(三)股票发行定价的演变
1、2005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制度
2、2006年,《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四)债券管理制度的发展历史
1、规范混合资本债券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2、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政策
3、资产支持证券 法规、概念等
第二节 投资银行业务资格
投资银行业务资包括:股票(含B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国债、企业债券的承销及上市保荐资格。具有主承销资格的证券公司可从事股票(含B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承销业务。
一、经营单项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亿元。经营承销与保荐业务且经营自营、资产管理、其他业务中一项以上的不低于5亿元。
二、应由保荐人推荐的三种情况:公司向沪、深证交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股票被暂停上市后申请恢复上市的。
三、国债承销业务的资格条件和资格申请
1、国债分为:记帐式、凭证式国债
2、对承销团的相关规定
3、承销业务资格4点要求
4、申请与审批
四、企业债券的上市推荐业务资格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控制
1、财务风险监管指标:综合类证券公司净资本不低于2亿元;证券公司净资本不低于其对外负债的80%。
2、对其他不当行为的处罚:单处或并处警告、没收非法所得、罚款。
3、对证券公司的要求,资产负债要求,敏感性分析,聘请机构进行审计
4、净资本计算 公式
5、风险控制指标标准 2000万,5000万,1亿,2亿 四个数字需要记忆
6、证券承销业务的规定 10%,5%,2% 三个数字需要记忆
7、对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处理
8、股票承销业务中的不当行为及相应处罚:记住两个下列行为
第四节 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
。。。。。。。。。字数超过了,删掉点,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