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102 4
2006-04-04
如何来认识经济学家的道德规范,以及其他学科学者的道德规范,是当下在学术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知道各位有何高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5 07:43:00

  清华大学EMBA学员的三天农村体验启发了一种经济精英自我锻炼的新可能:

在中国这样一个工农占大多数的国家,经济精英阶层要想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具备一种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良知,并与社会基层形成良好的互动;否则一个失去社会基层支持的精英阶层,必然难以在社会政治领域有真正有益的作为。因此中国经济精英教育的一个要点,就是要培养精英对于中国社会基本状况的良知。

  最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批事业有成的EMBA学生在乡村三天体验的经历,显示目前的经济精英教育对这一良知的培养尚在起步阶段。今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小崔会客》栏目将这批EMBA和体验期间结交的农民朋友请进会客厅,和当地的省长、省委书记一起讨论三农问题。这种“中国最有钱的人、最有权力的人和基层农民的三极对话”,碰撞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火花。

  从节目的对话来看,EMBA们最喜欢讨论的是(农村)致富经,但他们的震惊则来自于“以前知道农民穷,但是不知道还有那么穷的”,他们的心得在于“互相理解就是宽容,富有阶层更应该到农民身边去寻找感觉,否则就不知道对方的世界观和想法,就不理解他们的举动”,在于“很多人经常提自由、平等,却惟独忘记了博爱”,在于“有善良、有爱心、有责任感很重要,中国人应该团结,穷人富人要团结”。详见:颉读送东方周刊》32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5 09:32:00
有点意思,良知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5 23:40:00

很多经济学家只是读了斯密的《国富论》,而忘记了他的《道德情操论》。经济学家和其他的所以学者都应该以良知作为自己做学问的准则,那样才能搞好学术,成为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5 23:44:00
良知是成为一代宗师的必备要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