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期,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打压如此之高的房价,我看了一下,这些政策基本以抑制购买多套住房和外地人购房。也就是说,是希望在不断增加的供给下,以抑制购房需求来迫使房价下降。虽然,这些措施好像取得了一下成效,有些房地产商开始降价,但我不认为这能根本解决中国高房价问题。打个比方说,在高校中,考试作弊行为屡见不鲜,如果学校出台强势政策,如一发现作弊就开除,那么短期内作弊行为会减少,但长期会恢复。这是看得见的事例。
中国房价这么高,除了炒房的因素外,中国人购新房结婚的观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中国人没这个观念,那么新房的价值和需求量就会减少,那么房子的投资预期收益也就不会如此之高。为什么中国人有这个观念?不是说这个观念不对,相反,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观念没什么不对,有了钱买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一种谋求稳定和保障的措施。
那么,为什么美国人、欧洲人没有我们的这个观念?实际上,美国人当年也有这种观念,但现在没有了,结婚或35岁以下,租房住很正产。为什么这样,刚才看南方周末,一老外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美国人现在的稳定性不是来自于房子,而来自于其他方面。看看,美国有较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中国没有。对于中国人来说,人在社会中是不稳定的充满风险的,这就体现了自己有房子的重要性。
受此启发,我想国家当前的政策肯定是治标不治本,不能长久。那么为什么不借鉴国外的经验,不要压制消费者购房的需求,而是改变他们购房的偏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