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946 11
2010-05-20
   519日晚,国际著名经济学家、被海内外诸多研究机构和媒体认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首位华人”、香港大学教授张五常先生来到哈尔滨为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演讲。
张五常1935年生于香港,1959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在演讲中,张五常以自己的亲身研究经历谆谆告诫台下爆满的听众要培养个人的独立见解,在正确的研究道路上要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功利化。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中国高校的条条框框较多,束缚了有才华的学者充分施展自己,难以培养出大师,那种以发表文章的数量而不是质量来恒量学者成就的方式是不科学的,重形式而轻内容、重数学模型而轻创新思想的氛围普遍存在。
张五常的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演讲结束后,开始接受台下听众的提问。
当第七位听众──—刚刚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的张晓京走上主席台提问时,出现了令人意外的一幕:
张晓京的问题是:“您认为中国的中央财政连年赤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对宏观经济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张五常显得对财政赤字比较陌生,于是旁边的翻译对其进行了解释,张五常便回答:“你这个问题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学问题。中国财政赤字并不是真正存在的,你不要以为北京那些人很傻。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多年,现在有了很多钱,都有那么外汇储备买了美国国债。就算有赤字,拿出外汇储备也可以弥补。所以这个不是问题。”
提问者紧追不舍:“中国用外汇储备购买大量美国国债以后,如果在需要的时候短期内无法有效减持,那么,外汇储备又如何弥补国内的财政赤字呢?”
此时,台下近千名听众凝神屏气,寂静无声,但令人遗憾的是,张五常此时却王顾左右而言他,反应敏捷的主持人急忙中断了提问者的问题,开始接受下一位听众的提问。
通过这一幕可以看出,我国内地新生代经济学学者在面对世界级大师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表现了可贵的勇气,同时也使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受到了现场教育,即:大师可能也会有自己的学术盲区,但因其在自己熟悉和精通的问题上具有很深的造诣而并不影响其大师风范。内地的经济学学者只要努力,那么也能在国际上获得比目前更高的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0 15:33:00
Thanks you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16:04:06
人不是神,不能啥都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19:09:11
是啊  这个根本不能说明啥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19:57:05
人家是制度经济学大师,问宏观的问题,一下子要答案,纯属扯淡,那个人没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20:24:31
h呵呵,咱们的新生代大师难倒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