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334 10
2010-05-20
你怎样评价“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引导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模式实施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呢?
如果在两种极端情况下,即贫富悬殊和平均主义共同贫穷,你会倾向于哪一种呢?

请诸位就事论事,不要有过激言论。只是想知道邓提出的这个理论的基础是什么?“一部分人”指哪些人?通过何种方式“引导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些必定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最好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分析,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0 14:32:05
这都敢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14:35:55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像任大炮一样鄙视穷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15:57: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17:51:26
小心点哦,被和谐了,就不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17:58:23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引导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表面上是分配问题;
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激励问题:即 通过有效的激励充分运用现有人力资源来推动产出的增长;
从经济学理论看,最基础的激励手段有价格、产权等,从管理理论看激励手段有:过程公平化、结果差异、成就感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引导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激励意义在于:
1.打破平均主义,通过差异化刺激人的积极性;
2.引起经济初期的财富集中,增加资本积累;
3.在发展中后期,利用初期经济成果的扩散带动社会全面富裕。

但是激励手段运用时有几点是不能忽视的:
1.过分公平会降低激励效果,所以激励必须保持适度差异;过度差异也会引起激励效果下降,过度多得者的相对积极性会下降,过分少得者也会因为“不可能多得”而降低积极性,也就是差异要适度;
2.多得或少得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就生产经济而言,一般就是要素分配,而不是权利分配、等级分配;
3.政府对市场经济对分配造成的“马太效应”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4.在适当时期,政府必须采取手段刺激经济增长成果的扩散,避免差异过度扩大;

所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引导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说是一个整体命题,而不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