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4741 34
2010-05-22
考研用,想拓展一下新古典部分的!国内涉及新古典的中级教材好像就这三本!
曼昆和萨克斯的书已读过了!本来想买巴罗的,但大家都说他语言晦涩(我不考中心的),所以请读过的童鞋推荐分析一下,不胜感激

补充内容 (2013-3-15 12:15):
快三年了,今天突然翻出这个帖子,感触颇深呀!
现在客观的来讲,威廉森的这本在用少量的数学的前提下,试图用初级的简单的图形解释目前最前沿的东西,确实值得推荐!
三楼、五楼……等等都是大牛,本人对你们无比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2 23:16:29
1# NKSCHAOZ 貌似这三本书看的人很少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1 00:54:41
威廉森的教材,可谓是中级宏观的圣经。
我看过的教材,所谓中级的也就威廉森和Barro、Sala-i-martin的经济增长。后者无非是数学多了点(且不说学连续时间优化工具,对于立志做宏观经济学的学生来说是浪费时间),但是未必有前者把DGE框架介绍得透彻。

其他所谓的中级,例如布兰查德(不是lectures on,这本书1989年的,除里面的olg部分外基本可以不看,无论是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过时了)、伯南克、Roger Farmer(这人自实现预言那本教材写得很好,怎么写初级教科书就这么差,跟barro一个毛病),都是在曼昆的教材基础之上画蛇添足。就像你拿冷兵器参加战争一样,就算每个士兵都是武林高手,却绝对打不过一对拿了火枪的乌合之众——更何况williamson这本教材绝非乌合之众。

除此之外,还有萨克斯的和Barro(现代观点)这两本所谓初级。这两本值得高度评价,是宏观教材改革的先行者。但是,问题也比较明显:萨克斯的换汤不换药,在传统凯恩斯框架,或大量应用is-lm模型的国际金融之类的知识上,引入了些动态内容。现在看来,之所以大家喜欢用这个,是我们的老师在国外时只有这本教材比较接近现代框架,不过现在至少有3本了。
Barro的,出发点就是货币模型,这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虽然历史确实是lucas的货币模型在先而rbc在后,但在rbc一统江山的今天,不先学实际模型,而直接从货币模型出发是完全不可取的。基本上都是先rbc,再学cooley、hansen的CIA-RBC模型,再过渡到MIU(可以看Cooley和Hansen的文章或cooley(1995)先学CIA,但最终还是要过渡到MIU的),目前发现有Walch的作为中级不错,而Woodford(2003)作为高级也不错。

伯南克也是类似的问题:不从研究劳动市场均衡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出发,又怎么能更好的理解传统凯恩斯模型以及太阳黑子模型?虽然从时间来看的确先凯恩斯、后货币模型、再rbc模型、最后是太阳黑子和新凯恩斯,但从框架来说rbc是所有模型的基础。作者考虑自己的偏好,而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存在误人子弟的嫌疑。

再者,Barro写教材有三大毛病:1、写经济增长教材则言必谈“趋同”,写宏观教材则言必谈“增长”和“政府债务”。2、写初级教材则强调最难的货币的重要性,写高级教材又去介绍最简单的政府债务问题。3、写初级教材介绍最常用最难的离散模型,写高级教材又用最无用处的连续时间模型。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拿萨克斯和巴罗的所谓中级来比这本,完全是繁星vs皓月,是糟粕对比经典。
不过,不考虑难度、框架和内容,这本书未必有曼昆的写得精细。但曼昆考虑到知识点的介绍,不得不使用一个过时了的框架,而威廉森借助于前人写教材的经验(首推萨克斯,他第一个创新的,其次是barro,不过barro的框架奇怪得很,实际模型都不详细介绍,就把货币模型拿出来),写出了这本圣经。

不过说曼昆的是中级,那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1 00:59:28
其实判断中级教材有三个指标,只要不满足,就应扔掉这本教材

第一,不能从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事实出发,来引出全书内容。前者完全不体现微观经济学原理,后者根本就是个有争议的经验事实。

第二,不能用is-lm模型贯穿始终。该模型的依据是更为特殊的黏性工资模型,而非应作为基础的均衡经济周期模型。简单来说,不能从凯恩斯假设出发,而应从lucas的假设出发,作为主线。

第三,不能从货币模型出发,在扩展到实际模型。而应从实际模型出发,逐渐引入货币。

最后一点就不说了吧?一定要是有动态模型,不过这个现在的教材都满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00:06:37
威廉森的书确实好,看过一点萨克斯的,感觉一般
ls大牛啊,我给你短消息了,请查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02:20:02
看过3楼的评论,禁不住产生疑问:3楼是否看过,或者是认真看过Barro的两本中级宏观教材,我深表怀疑,否则他不会说出Barro的教材"出发点就是货币模型,这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但在rbc一统江山的今天,不先学实际模型,而直接从货币模型出发是完全不可取的......"之类的话。实际上, Barro的老教材Macroeconomics 5 ed.是从最简单的单期的消费、劳动供给决策开始的,然后逐渐引入信贷市场(跨期)、货币市场,再通过引入投资行为,开始讨论经济增长等等。新教材则采取了和Mankiw比较相似的框架(可能就是所谓的modern approach,我不这样认为) ,从长期经济增长,短期经济波动谈起,然后讨论货币、价格以及政府部门。因此我感到困惑,不知道3楼的这个印象是从哪里得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