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是棵棒棒糖——农民何处何从?
曹国奇(ccggqq9@hotmail.com)
真没想到林毅夫的“新农村”会被胡温政府选中,农民像以前那样水深火热地做义工(指义务修建水利、道路和房屋)是很有可能的。张维迎和林毅夫这两个洋博士,一个举工,一个举农,的确令北京大学光芒四射,但是我们也的确为他们的受宠而心惊肉跳。林毅夫历来坚持的是西经的绝对市场论的,他从不主张哺农,从来反对发展县域经济的,他所设计的“新农村”就在于对抗哺农和发展县域经济的。
“新农村”是毫无内涵的,其中的修路、医疗、教育、电网、电视和养老六大项是各种解决“三农”方案中的共识,剩下的能称得上是“新农村”特有的内涵的就是厨房厕所、人畜分居、自来水和唱大戏了。国家大计方针中居然将改造厨房厕所这种小事写了进去,已足见“新农村”的内涵有多么苍白!我不相信我国农民的素质就那么低,连厨房厕所、人畜分居、自来水和唱大戏这样的小事也不知道做,要我们的学者和政府来规定他们做。农民暂时不做这些“大事”是不可为也,比如人畜分居,刚承包到户时人畜就是分居的,可是后来偷窃来了,政府又不能制止偷窃,农民只好与畜“同居”了。我们的学者和官员们去调研,吃了个农家饭,就专门提这方面的问题,这反应了调查的过场性表面性。幸好他们是睡的宾馆,没睡农家觉,要不然还会要求农民去买席梦丝和灭蚊剂;幸好他们是穿的西服,没穿农家衣,要不然还会要求农民开精品服装店;幸好他们是生城市病,没生农家病……。农民不是林毅夫“存量需求”论讲的那样,有钱没处花,而是无钱可花。有钱了农民知道怎么享受,用不着别人安排!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理念,但是它现在却带上了“新农村”这顶大帽子,一顶由认为不能哺农和不能发展县域经济的林毅夫所编织的大帽子。这是一对天生的矛盾,这究竟是反应了中央的矛盾心态还是表明中央有晋武帝特有的才能①,只能以观后效了。
一、“新农村”是棵棒棒糖……。
孩子长大了要出去玩以了解世界,可是这比呆在家里多了一些风险,大人很为难,最终大人将球踢给小孩,对小孩说,你如果呆在家里就能得到一棵棒棒糖,反之得不到。怎么看“新农村”是棵棒棒糖,是刺激农民多多安心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棒棒糖,这与“消灭农民”的战略目标高度不符。十一五中中央投入农村修路的费用为1000亿元,这相当于在广大的农村修了一条京珠高速公路。十一五中中央投入农村的总费用为2000多亿元,平均一个农民270元,正好够农民在两年的农忙时吃冰棍。以武汉地区为例,7、8、9三个月正农忙,农民可以上午边吃冰棍边割谷子,下午便吃冰棍便挑草头,晚上再吃根冰棍睡个好觉。一日三根冰棍,一根冰棍记5角,三个月得150元,两年300元。
这里不是说中央支持农村建设的钱太少,我想中央已尽全力了;这里也不是说中央支持农村的钱不产生效用,只是想让农民兄弟明白“新农村”只是棵棒棒糖。哺农是中央早就定下并在实施的,现在突然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上套上“新农村”这顶帽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告诉农民,你们永远只能为城里做房子,而不能在城里住房子?也许这的确是中央的一种盘算,一种权宜之计,毕竟十一五规划中确实没有要求大中城市拿点钱出来支持农村建设,就连城市对农村资源的贱用也没有制止②。毫无疑问大中城市才是支农的主力部队,发展县域经济所需要的各中资源都在他们手里。现在大中城市是支农的局外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内涵消失了,而林毅夫的“工业不应反哺农业”得到了体现。
二、走出“非洲”,路漫漫兮……。
农民走出“非洲”的关键是发展县域经济,这也许需要100年,需要几代人的慢慢走出,但这是必经之路。这要求我们的棒棒糖必须是奖励农民出逃,而不是奖励农民留在“非洲”,所以:
(一) 引导和补助具备一定条件的已进城打工者和及其他农民落户城市,同时中断其承包的土地,卖或拆其农宅,断其退路,也好为其他没有或有较少土地的农民提供土地。
(二) 增收资源费,将资源费还给农民。这既是保护资源的重要国策,也是让资源的使用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必然举措。农民脚下的油、煤、水等再不能白拿了,农民要因此得到实惠。
(三) 部署一些“深圳”,同时消灭一些县和镇,以勾画出我国未来城市基本布局,从而保证各种资源能自觉且合理地向这些“深圳”集中,从而提高城市化的效率。
(四) 实行“百策齐放,万家试点”的方针,鼓励各地方不拘一格的发展县域经济。例如允许企业从政,可让大中型企业承包县府,可让龙头企业当镇长;例如任命外国人当县长。在“消灭农民”这个大难题上,如果全国只有一个办法那是极不明智的。
(五) 制定向农倾斜政策,比如降低县域企业和农村企业的税率,以鼓励国内外各财团在那儿多投资;比如降低县级领导提干标准,以鼓励人才下乡。
(六) 降低县域企业和农业企业的贷款利息。
(七) 各大中城市每年要拿出一定资金投入县城建设。
(八) 限制大中城市经济开发区的规模,以将一些自由投资项目挤向县域。
(九) 各大中城市的各企业(单位、学校)要优费或免费向县域提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人员培训。
(十) 逐步取消政府性经营投资,以积累资金支持县域公共品建设。
(十一) 引导和补助大中城市下岗和退休人员到县域上岗和安居。
①晋武帝用主战派当前锋,用反战派当元帅,结果还打了个胜仗,统一了天下。
② 林毅夫张维迎之流在这问题上从不谈市场规律,要求向农民支付资源费,我们不得不怀疑其别有用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8 1:37: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