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5-24 13:06:17
ruoyan同志:
      我所说的和你的并无多大不同,只是不相信所谓换位的合理性,第一人未必有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个能力应该说其实是缺乏的。第二,人们在本集团内部有一定的规则,只是适用于本集团,而这种规则以类似的方式会出现在另一方,但未必合理,无法判断其是否是公平的标准。例如,二者可能都认为向宗教集团布施是合理的,例如全民信教,但是宗教本身可能带来效率和分配的全部损失。第三,你否认存在断裂,即可能出现为人所谓充分认识的公平标准的可能。
      你那个总的来说如何如何,没有什么充分的根据,哪怕是事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4:16:41
有点意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4:56:51
老子曰 万物皆有联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5:12:40
我不过在用另一种方式解释罗尔斯的正义观。罗尔斯用无知之幕的假设排除了不同人群的利益倾向对选择的影响。我只是想强调,局限于利益集团的眼界内是不可能得到公正观念的。
给你抽象的例子:两个人,一个不抽烟就得病,一个闻到烟味就得病,关到一个房间;请问关于抽烟的公正解决方案是什么?这是在任何一方利益眼界内都无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8:20:57
给你抽象的例子:两个人,一个不抽烟就得病,一个闻到烟味就得病,关到一个房间;请问关于抽烟的公正解决方案是什么?这是在任何一方利益眼界内都无解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75187
      这个例子未必正确,世界上的人并非就这么两个人,两种偏好。可能还有第三种,我们多数是属于第三种。将任意两个人关在一个屋子里,你说更加公平的方案是什么?如果三个解的方案倾向与改变某一方案的人的倾向,那么就可能出现一个公平的方案。这还是假设这种偏好是不变的,人们是不流动的,流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8:22:23
罗尔斯用无知之幕的假设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75187
无知之幕完全可以换个更加明白的词,先验假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8:41:27
主要是“剥削”的定义。马克思在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划分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并指出工人所得到的价值只是工人创造价值的一部分,那些由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获得的部分马克思称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也就是剩余价值。既然是剥削,当然是不公平,我创造的你怎么坐享其成?当然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对这一问题回答,我所说的是劳动价值论与公平观的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1:41:53
公正为道德衡量,
劳动价值论是人总结出的“规律”,是否真理我不敢定论。
个人阶级立场不同,看它们二者的纽带观也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2:17:44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23 17:23
公正问题,总是要牵涉意识形态和立场,但是马克思主义本身不回避意识形态。公正与否的问题,也并非从来就有,比如某些时代这个问题就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这个不公正和公正有标准的问题,在一个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有一套公平的标准,被统治阶级也有一套,即使看起来是同一个说法的公平,对于不同阶级的不同成员不同时期都是不同的,随着历史社会制度发生变化,这是历史的看法。
    从逻辑上看,公正,存在现象和原因、质和量的问题、实现公正的手段和结果的问题。但这都是表象,由于牵涉到制度变迁,一个合理的办法就是设法过滤这个因素的影响,怎么过滤呢?抽象。
    公正、或者说公平正义,是人们对资源、机会、剩余的分配的合理性的看法。因此它必须自然分成两部分,一分配。二、合理性的评价。符合合理性标准的只是分配中可能的结果之一。公平的本质就是合理性的分配,但是分配不是僵死的,而是变化的运动的的制度,合理性评价受分配制度的影响,而且分配和生产的剩余有关。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影响,我个人的看法就是这个是个阶级问题。进一步的阶级是什么呢?只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生产方式调节阶级的形成和运动。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2:21:44
推荐看刘永佶教授的书,看了就知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2:34:30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24 18:20
      这个例子未必正确,
冲突两方的解决方案,不必第三人的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2:35:16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24 18:22
罗尔斯用无知之幕的假设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7&from^^uid=975187
无知之幕完全可以换个更加明白的词,先验假定。
更明白还是更笼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2:45:07
冲突两方的解决方案,不必第三人的出现。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75187
现实中要是那么想当然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2:46:10
更明白还是更笼统?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75187
          一个叫法而已,免得多数人被那一套障眼法吓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2:51:23
seekfirst 发表于 2010-5-24 18:41
主要是“剥削”的定义。马克思在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划分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并指出工人所得到的价值只是工人创造价值的一部分,那些由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获得的部分马克思称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也就是剩余价值。既然是剥削,当然是不公平,我创造的你怎么坐享其成?当然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对这一问题回答,我所说的是劳动价值论与公平观的逻辑。
逻辑是:
无偿占有是不公平;资本家雇佣工人一定存在无偿占有;所以是一种不公平。如果劳动价值理论成立,这可以作为雇佣劳动中的不公平的解释,但不是对所有不公正问题的解释。反之,如果劳动价值理论不成立,是否对公正问题就无从解释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3:14:39
剥削,也就是劳资矛盾。消灭剥削也就是追求正义。这就是原教旨主义的马克思理论。至于消灭剥削的途径就很多了,因不同的历史阶段而异,历史上有工人砸毁机器、工人运动、消灭资本家、消灭剥削的基础私有制等等。
我这样说不代表我认可这样的理论,只是把马克思的思路说清楚。至于关于这样理论可能的见解就因人而异了。
你可以看到,这种理论的适用范围也主要是劳资关系,主要是为劳动者的利益论证。
在马克思的时代还没有罗尔斯,也没有诺齐克。当然二者的论战也很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3:15:52
公平问题与劳动价值论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因为这两个就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公平问题是一个较为哲学的问题,考虑范畴更大,比如天上掉的馅饼大家分配,这考虑的是公平问题,如何分配就考虑的不光光是劳动一项,还有考虑如地位,年龄,很多因素,劳动价值论只是进行公平探讨的一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方面,同样,解决公平问题,也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并不能仅仅就直接考虑劳动一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3:22:14
至于劳动价值论是否科学,我不好说什么。但对于每一个想讨论劳动价值论的人来讲,仅仅通过教材理解是远远不够的。一定得读好《资本论》,特别是第一卷第一篇,弄明白马克思到底是怎样的思路。可能会很费时间。
有人可能觉得马克思的书不是科学,花大量时间不值得。
我想,就锻炼思维,锻炼思辨能力而言,读马克思的书绝对是有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3:22:46
76# seekfirst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3:25:17
有,哥告诉你,劳动价值论就是公正的价值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5 00:26:26
77# 求学无止境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5 09:01:13
ruoyan 发表于 2010-5-24 09:36
够不理 发表于 2010-5-23 17:36


    若来说公正问题,前提是要首先尊重客观规律。象狼吃羊这样的客观规律你能改变吗?你认为狼吃羊是很不公正的吧?!
客观规律是“是什么”的问题;公正是“应该”怎样的问题;从“是”推不出“应该”。“应该”问题有一个目标作为前提;符合目标的“应该”,不符合目标的为“不应该”。狼与羊的目标是不可能一样的;问题是:人的社会是否有共同的目标?
    脱离了“是”去谈“应该”,正是我们无法找到“应该”在哪里的原因。

      谈公正问题让我想起来:大恶乃大善。大善乃大恶。

        小善似大恶
    大善似非情
    小善不为大善


      “大善行与无情非常相似
    小善行与大恶非常相似
    小善行不会变成大善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5 09:15:18
够不理 发表于 2010-5-25 09:01

    脱离了“是”去谈“应该”,正是我们无法找到“应该”在哪里的原因。

      谈公正问题让我想起来:大恶乃大善。大善乃大恶。

        小善似大恶
    大善似非情
    小善不为大善


      “大善行与无情非常相似
    小善行与大恶非常相似
    小善行不会变成大善行”
脱离“是”难以弄清“应该”,但是知道了“是”,未必知道“应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5 10:06:16
ruoyan 发表于 2010-5-25 09:15

脱离“是”难以弄清“应该”,但是知道了“是”,未必知道“应该”。
      知道了“是”,这个“应该”还是可以知道大体范围的。麻烦的是,中国人非要找到一个明晰确定的点在哪里。

      值得一说的是美国人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因为美国人给别人的印象是:既是天使,也是魔鬼。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5 11:10:04
我认为美国最好的一点是在制度上允许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其结果是能最接近社会的共同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5 11:31:22
有些共同目标就是共同犯罪,比如每一个美国人都是下决心要把污染堵在门口,结果怎么样?各州扯皮最后向他人排泄,我们港口洋垃圾就是这么练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5 11:58:20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25 11:31
有些共同目标就是共同犯罪,比如每一个美国人都是下决心要把污染堵在门口,结果怎么样?各州扯皮最后向他人排泄,我们港口洋垃圾就是这么练成的。
你这里转移了主体范围了。共同目标是一个群体的共同目标。美国人有共同目标,并且按照这个去做了,在其内部就可以说趋向于“应该”;至于是对其它国家的犯罪,正说明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共同目标。这个例子反倒说明,只有共同目标存在,才有“应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5 13:47:05
你这里转移了主体范围了。共同目标是一个群体的共同目标。美国人有共同目标,并且按照这个去做了,在其内部就可以说趋向于“应该”;至于是对其它国家的犯罪,正说明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共同目标。这个例子反倒说明,只有共同目标存在,才有“应该”。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9&from^^uid=975187
       看来RUOYAN同志没有看明白我先前说的话,而且那个也谈不上共同的目标的内部一致趋向的,没看见各州的扯皮吗?至于对其他国家的犯罪这是,因为这种所谓的公平的目标的非理性造成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美国人的道德、和制度并没有高尚到解决问题的程度。从而可怜的罗尔斯先生,似乎同样会求助于科斯的不知所云,最后还是毫无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5 23:39:30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25 13:47
       看来RUOYAN同志没有看明白我先前说的话,而且那个也谈不上共同的目标的内部一致趋向的,没看见各州的扯皮吗?至于对其他国家的犯罪这是,因为这种所谓的公平的目标的非理性造成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美国人的道德、和制度并没有高尚到解决问题的程度。从而可怜的罗尔斯先生,似乎同样会求助于科斯的不知所云,最后还是毫无结果。
对于美国的事实,我们得到的信息可能不大一样,暂不讨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6 11:30:35
对于美国的事实,我们得到的信息可能不大一样,暂不讨论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75187
       完全可能,但是不影响讨论,截然相反的信息我也看到了,但是实话实说,这是个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问题,我的理解就是使出于立场,首先说明客观的看待,因为我不是没看见那些你认同的信息,而且我也不隐瞒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