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22652 122
2010-05-24
一直有一句话,今天我为X大而骄傲,明天X大为你而自豪
在考研中,太多人只瞄着第一句,因为太多人只想着学校牌子的提升,这也可能是研究生总体质量受人诟病的原因。我理解大家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但是泼点冷水,希望大家更加理性
我一直认为人的能力素质是线性发展的,不相信会有非理性的跳跃的。人的能力素质是长期的,一生的,并受环境的极大影响。目前考研同学们往往看不到简单统计数据背后的数据结构。仅以复旦财大来说,报考复旦者985,211比例明显高于报考财大者,并且在录取者中同样如此。不同院校的人的综合的全面的能力素质差别非常惊人(排除少数统计上异常数据),为什么高考比别人差了好几十分?智力差距?学习方法差距?情商?在较公平的同龄人第一次大比拼中,你落了下风,你考虑到为什么了?有哪些方面可以弥补迎头赶上呢?
以下叙述各个学校学生能力素质的区别仅以统计意义上说,本人承认某些少数现象。
尽管我对复旦数据了解不多,我一直生活在财大,但是我知道财大大部分本科同学是不考虑考研读国内研的,保送基本都是外校为主,这样财大研究生中外校比例极大,而且整体院校的水平可以从财大免试推荐的院校列表中窥见一二。 本科财大且保研财大者我认识很多,其就业水平在财大研究生中居于最前列。我相信复旦的研究生就业质量与本科关系也非常紧密,即与学生基础能力素质关系更大。
一,财大就业质量整体差于复旦,生源质量因素更大,而财大的就业导向的培养风格以及整体氛围,对学生就业帮助极大,对学生就业的提升程度高于复旦。
二。很多事情外人看不到内幕,仅仅以单位牌子做评价,首先具体岗位在金钱上面就有很多差距,而且生活质量等差距更是外人无法得知,比如公务员国企等可能的各种福利以及工作强度,到底哪些才适合你的性格,你的为人处事方式。
三。上海这个大环境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经管持续升温,财大这2年生源质量明显上升,我推荐较好院校的同学报考财大,因为人的一生离不开这个社会发展趋势即所谓的机遇,如果你本身素质较高,一旦你赶上时代的大潮,人生将截然不同。(某些同学比较复旦财大就业顶级单位上的差距,我敢在这里说一句,单位晒简历的第一关晒学校,财大绝对也会在list之上,如果没人进,对不起,只是学生不够优秀,而不是因为财大而关了这扇门)
四。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生活圈子,所处的环境不但可以改变人的世界观等思维方式,更是可能影响你一生的发展和机遇。我推荐院校稍差的同学考虑财大,因为你们都是较差院校当中的佼佼者,你会有归属感认同感,这样你的生活和学习更加有质量。
五。不要对高等教育期望过高,更别说目前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教育了,研究生培养中的很多现象会使你感到黑暗,但是我相信存在即合理,如果你能看透表面现象背后的原因,那么恭喜你,你将是这个社会的强者。

再说下复旦,名校的更大任务在于培养少数精英人才,不能仅以短期就业来看,可以说名校学生在中后期发展后劲明显强于普通院校,但是这是靠本科四年的氛围所渲染。研究生阶段一方面外校学生的认同感不足,另一方面就业压力大,可以说外校考上复旦的研究生想获得所谓的名校“气质”是不现实的。

最后说下人一生的发展不能仅仅看统计,追求少数现象往往是人生奋斗的意义,但是我坚信概率论和期望,盲目追求极小概率,往往它最后的收益会使你失望,即使风险爱好者也有他的极限。
我的建议,客观评价自己,客观思考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4 11:50:15
heh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1:57:57
你说的不对,你不是复旦的对它不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2:03:05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之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2:05:08
再说点实用的,你考的上吗?
如果你是个和我一样相信理性和概率的,那我稍微提供一点看法。极度风险偏好者可以无视
复旦公费录取者,分数要求400+,实际录取分数越为410,其中公共课3门290左右,今年数学简单,数学三普遍140+,政治英语要保证150+。财大金融375分,专业课存在压分因素,约为105,公共课270。
专业课对大家是公平的,学生的考试能力基本可以用公共课分数的要求衡量。
财大可以校内调剂,机会较多,复旦金融今年与经院内其他专业统一命题,机会有所增加。
基金管理门槛极低,生源质量不能保证,怎能保证就业质量?现在别说复旦了,清华北大也不管用,牌子万能找就过时了,这也是复旦基金管理今年不惜自毁誓言,在承诺第一志愿报考金融与基金无区别的情况下,复试中狂刷第一志愿金融高分者,保证第一志愿基金低分者,想杀鸡儆猴,驱赶高素质生源第一志愿报考基金。

最后说下,个人认为目前财大考研热度已经符合财大的真实就业水平,基本达到理性水平,如果再超过这个热度,可能存在泡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2:13:42
简单的说,好学校比较牛的人进复旦财大就业基本无区别,进复旦的会发现你的同学大部分和你一样,进财大的会发现大部分比你稍微差点。

我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无论成果如何,对学经管的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机遇,而经管考研这么热门,我见过太多TOP4高校学生转考经管功败垂成,所以我坚信宁愿考一般院校赶上这个机遇,也强过搏更好平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