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214 4
2010-05-24
即使是七八年前,“体制内”还是被广大大学生作为后备选择,那时候看起来确实没啥大出息。特别是九十年代大量“体制内”下海迅速成为行业翘楚的先例,更是激发了一代人对于“体制外”的热望。
短短几年时间,世道完全变了。以往被认为是在学校里不咋地的学生才有的选择,现在变得比高考竞争还激烈。而对于各行业幸福指数的调查,”体制内“终于扬眉吐气,稳居第一。
"体制内"有着“体制外”望尘莫及的优势,至少目前在我国是这样的。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一辈从憧憬”体制外“转向憧憬”体制内“时,我们是应该高兴还是悲哀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4 20:42:24
当广大体制内的人肆无忌惮地挥霍着由纳税人的血汗钱,摈弃了当初口口声声的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凭借体制给予的权利干着损民利己的勾当,霸占大量本该属于公众的的公共资源,享受着体制内独有的优质福利,人的趋利心理必然导致一哄而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0:44:52
进入的人自然高兴,我们这些局外人也没必要为其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0:54:32
昨天看财经频道关于八零后的节目,有句话令我非常震惊却又不得不信,中国的三奴是不包括“体制内”的。这算不算是分配制度的缺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6 12:15:45
更多人进入,体制就越庞大,行动就越缓慢,一个满身赘肉的肥胖症患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