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日前发表社评文章,题为《中美平等对话不要双重标准》,文章摘编如下: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举行,这本是商谈合作的大好机遇,但一如既往美方仍意图藉此向中国施压,包括要求
人民币升值、开放市场和平衡贸易等。要求更充斥着双重标准,想造成以大压小的不平等谈判。因此
中国为保障国家人民的合理合法权益,必须全力抗争。
文章说,年初美国力图对华采用高压手段,威胁要把中国列为“操纵汇率”国家,但终搞不下去要采缓兵之计。美国以迫人民币升值来让美元贬值才是“操纵”行为,而拖延并不解决问题,两国间就此而来的摩擦仍将不断,据报美方将在对话中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但在目前形势下这已更为不合时宜:欧洲风暴正冲击全球市场及经济,欧元兑美元已大幅下挫逾一成,再加上欧洲多国要收紧财政政策,令中美对欧出口均蒙受不利影响。
当此之时,美国与其继续与中国就汇率问题争拗,倒不如合作探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之道,正如“欧元之父”蒙代尔教授所说,美元、欧元及人民币等主要货币,应形成稳定的相对汇率,从而有利于国际经贸交流。现时维持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减少波动,而为稳定国际货币及市场体系做出贡献。
中美另一经贸争议焦点是保护主义。美国近期不断推出限制中国产品进口的措施,其商会及工会仍陆续提出设限申请。去年的情况已甚恶劣,显见美国是头号的对华保护主义限制来源。看来今年情况还会恶化,故中国必须以实际行动反击。更根本的问题是歧视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文,美方指近年内也难于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必须以此作为两国经贸核心问题来据理力争。
文章指出,以上两项都是原有的摩擦日趋激化,由于美国经济复苏不稳就业改善缓慢,保护主义情绪将持续高企,故摩擦还将炽热甚至升温。
文章说,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护“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乃合理之举,何况鼓励自主创新政策并非单是针对外商。中国对一些新能源装备如风电机等“朝阳工业”给予鼓励,在道理上亦远胜美国保护像钢铁等“夕阳工业”。
美国若真要打开中国市场和争取中美间贸易平衡,最根本的出路是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取消过时的科技出口禁制,这样既阻不了中国发展,又徒令美国企业坐失商机,乃不损人反损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