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市场观察者倾向于认为楼市将出现“软着陆”的结果。一些经济学者得出了楼市政策将“见好就收”的判断。 (北京综合电)多种迹象让中国市场感到,此前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正在向和风细雨转变。 最早出台、也是被公认为调控最有力的是北京出台的楼市新政细则,其中包括限一户居民新购一套住房和限外地人购房等,此后深圳、广州、重庆等地陆续出台的相关细则都被媒体冠以“温和”或“保守”的定语。 最为外界关注的上海“房产税”新政在5月中期之前还被认为已是“板上钉钉”,但在多地对楼市打出软绵绵一掌之后,已鲜有人相信上海会狠下“杀招”。 近期中央有关部门的表态也令市场感到信号混乱。5月17日,“新国十条”满月之际,中国媒体报道了一则关于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相关部委出台一项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报道。有关报道使得当日A股暴跌136点。 5月23日,占据中国各大报纸和网站头条的是一则关于《发改委称将三年内不征收房产税》的消息,该新闻通过政府权威信源证实“短期内将无更严楼市政策”。这则报道等于是否定了此前的报道,也令中国A股昨日飙升超过3%。 但在昨日稍迟时候,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发布了一则报道,反驳该说法的,并被中国媒体广为传播。该报道引用财政部有关人士的说法,指三年不谈房产税“不能代表官方”。 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也表明没有就房地产问题对外发表相关言论并接受媒体采访。 加之此前中央高层提出的政策信号,包括胡锦涛一周前对于“各国应该继续坚持刺激经济的举措”的表态,以及温家宝几乎同时提出的“当前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问题”及“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都令紧缩预期急降。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市场观察者倾向于认为楼市将出现“软着陆”的结果。一些经济学者得出了楼市政策将“见好就收”的判断,今后楼市调控的后续文件还会跟进,但“疾风暴雨式的政策不会再出了”。
政府研究部门的人士预期,在今年严厉的调控下,一些房价过高的地区会出现回调,但不意味着整个市场出现“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