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对冲基金的目的是取得绝对收益,而把系统性风险对冲掉。比如long short equity; merger arbitrage; pair trading等策略几乎是市场中性组合。而其他些Global Macro, trend-following,dedicated shor seller等都只趋向于在极端市场情况下运作,所以当市场平淡时,其表现也平平。因此如果对一只对冲基金的收益相对于市场的简单线性回归,其结果应该都不会很显著。但这只是说明对冲基金的风险不与市场风险成线性关系,不能说明没有市场风险。另外一个假设是非线性关系,不过这样势必会增加模型的复杂性了。相对常用的是分阶段线性回归,然后构造一个与其收益类似的衍生品,通过对此衍生品的风险分析来类推其市场风险。比如Mitchell 和Pulvino (2001)用卖出一份uncovered 指数看跌期权来复制merger arbitrary的收益。还有Fung 和 杜克的Hsieh 两个研究对冲基金的老搭档,也是如此。不过他们都是对采取相同策略的对冲基金进行研究。但是现实中的对冲基金有可能在不同时间不同行情时采取不同投资策略,对冲基金这种动态的投资策略性质又增加了分析其风险的复杂程度。
再有衡量指标的问题,对冲基金通常会实用很高的杠杆运营,其收益分布通常会出现fat tail,所以不能单单用sharp ratio衡量,应加上常用的Var和偏度峰度或者极值理论。
罗嗦了一大堆,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