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滕先生还有2年就要退休了,负责北京分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是他的最后一站。此前,广州分公司、上海分公司也都是由他一手创办。他的职务是“中国区销售经理”。 小王在北京分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加盟成为这家日用品销售分公司的区域主管,这是他第二次应聘销售岗位。
公司初创,人员编制暂时确定为4人:经理伊滕先生、业务人员小王和小刘、文员孙小姐。公司没有固定库房,办公室有一半的空间在进驻之前就被隔起,作为临时库房。与广州分公司、上海分公司一样,办公室处于所在大厦的第十层。
小王参加面试的那天,主考官有3位,广东生产基地第一负责人、香港营销公司第一负责人、中国区销售经理伊滕先生。当时,办公室还没有装修,办公家具还没有到位,里面就这四个人,有些空荡荡的,除了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后来,小王才知道,就这几件家具还是向本楼16层的家具公司借用的,公司向该家具公司预定的办公用具得等装修完了以后才能送进来。
初试的第三天,小王按约定来到三位负责人入住的新侨饭店参加复试,由香港方面的负责人与小王确定相关事宜。小王初试时提出的期望薪水比他自己的第一份销售工作的工资多了一倍,公司不但答应了,还另外增加了300元补贴。小王真是大喜过望。中国大陆的市场营销工作是由香港公司全面负责,北京分公司成立3年之后在高档写字楼买下了产权房,所投资的1000多万元人民币均由香港公司来支付。
按约定,小王应当于8月27日到公司报到,9月1日开始工作,由自己安排时间做市场调查,不用去公司。
9月1日,小王上班的第5天来到公司办公室,再次见到了伊滕先生。接下来的1、2天,小王陪同伊滕去采购搬货用的小推车、保险箱、白板等工具,从办公楼走出去,没有坐车,一路沿街走,回来的时候才坐车返回公司。
伊滕先生与小王一起开始跑市场,花了一周的工作时间,两个人把小王提前作过调查的卖场都几乎走遍了,还有没去过的也走到了,两个人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走,只在午餐的时候才休息了一会儿。再后来,公司增员,招聘新员工,小王都要陪同一起工作一周时间,主要还是像以前与伊滕先生在一起的时候一样,在市场走一遍。
小王一般上午到公司报到,开过早会就出去谈客户去了,下班前才回公司,他发现公司临时库房已经堆了不少公司产品以后,就问孙小姐,这些东西是怎么搬进来的,是不是由搬运公司送上楼来的呢?孙小姐说,不是的,是伊滕先生一个人带上小推车从一层经货梯运上十层楼的。孙小姐要跟着一起去,伊滕先生说没有人在公司接听客户电话,就不用下楼了。有一次,孙小姐还是跟着下了楼,可就是插不上手,帮不上忙。
以后再有货物准备发到北京的时候,小王总会从孙小姐那儿得到消息。当天,他会提前回到公司,与伊滕先生一起将货物搬上楼来。
北京分公司刚成立,工作人员比较少,伊滕先生希望业务人员把时间都放在开发客户上,公司里的小事就他一个人承担了。公司产品包装为一箱六件,重量为十二公斤左右。
又过了一段时间,公司添置了一辆中型面包车用来送货,另外招聘了一名司机。这样,再有货物到北京分公司,伊滕先生就多了一位帮手。随着销售的进展,办公室不再用来贮存货物,转而在大厦的地下负二层租了一间库房。再后来,每个月的销售量突飞猛进,在距离公司约2公里的北京仓库较集中的地方又找了一个近200平方米的新库房。
库房还设在地下二层的时候,日本总部来了一位领导到北京分公司指导工作,正好当天有货物到北京,小王刚从客户那里回到公司办公楼,看见楼前停着一辆大货车,车上的货物是自己公司的产品。只见一位中年人正站在车上往下搬货。小王马上赶过去帮忙。这位中年人就是来自日本总部的领导。
不到两年,北京分公司的月销售量达到了一万件,伊滕先生此时开始考虑办理退休手续。伊滕先生退休两个月后的某一天,他从上海给北京以前的同事打来电话,说准备在上海开一家面馆。
以上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其实我认识不少这样的日本经理乃至中国公司的社长,真的觉得他们在中国混,比别的国家的经理要付出更多辛苦。最近我就看见来访的三x商事的中国会长,自己提着很重的行李包。进门鞠躬道歉,用很好的中文说,拜托,我把行李放您这里一下。我和您谈完了,午后就回东京,再回酒店拿,要多算半天房钱的。
中国的创业者一直喜欢关注高举高打的美国人、欧洲人。其实,日本商人的勤劳甚至低调,也是值得创业者学习的一个榜样。
文中提到的那种经理在小公司很常见,也是小公司的长处和效率所在,这样的行为却在很多大公司,甚至突然做大的很多小公司里都消失了。而伊滕的可贵之处是在大公司里还能保持小公司的节俭、效率、身体力行、合作精神,很难得。更厉害的是,这个大公司所有的高级职员都能做到这样,很可怕。
公司文化不是虚的口号,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这位日本经理是公司文化的创造者,也在创造他公司的价值;领导者对公司文化和价值观影响非常大,大至公司总裁。小至区域经理,都在影响着各自范围内的文化。
作者:《IT时代周刊》编辑部 来源:《IT时代周刊》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