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1:新冠肺炎疫情下恐慌情绪抬头,ETF被大幅抽水。2020年2月21日,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在海外蔓延。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和低历史参考性,投资者恐慌情绪快速上升,机构开始大规模赎回ETF。如前所述,ETF是目前美股市场最重要的流动性提供者,ETF被大量赎回,是美股市场遭受的第一波冲击。
冲击2:油价暴跌,美股冲击加剧,高收益债脆弱性上升。而在油价大跌的背景下,沙特和俄罗斯都需要筹措流动性来应对低油价的冲击。沙特等主权基金的赎回,是美股市场遭受的第二波冲击。同时,当前油价已经低于美国几乎所有页岩油企业的盈亏平衡线,这直接冲击了其现金流,从而推升了其偿债的难度。考虑到高收益债是美国能源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能源企业高收益债发行量约占美国高收益债市场的11%,这也使得美国高收益债信用利差快速扩张。
冲击3:波动率跳升,对冲基金被迫平仓,流动性紧张跨资产传导。新冠肺炎疫情和油价的冲击,进一步带动VIX指数快速升高。在此背景下,采用风险平价策略(Risk-Parity)和相对价值策略(Relative Value)的对冲基金不得不抛售资产以降低杠杆率。对冲基金的大量平仓,是美股市场遭受的第三波冲击。而考虑到风险平价策略(Risk-Parity)的跨资产配置和高债券敞口,这实际上加速了流动性紧张从美股到美债的传导。
冲击4:企业现金流枯竭,信贷需求激增,银行抛售信用债来“补窟窿”。此外,在疫情冲击下,美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负面影响,借贷需求快速上升。波音公司本月提取授信额度达63亿美元,且于3月13日正式宣布其已用掉约138亿美元贷款额度。银行授信额度大量被支取,银行流动性指标恶化,不得不卖出资产来满足这一需求,这导致大量信用债被抛售。企业信贷需求激增消耗银行资本,银行不得不抛售信用债,这使得信用债市场的流动性也进一步紧张。而考虑到3-4月仍有大量美国企业债要到期,信用债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可能将进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