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民族因素。陇右周秦以来多居绵诸、邽、冀、狄、氐、羌、庐等戎。尤其东汉至曹魏,羌人多居凉州之武威、安定、天水、金城、酒泉诸郡。氐叟居武都、扶凤、天水等郡。河西有西羌,此有鲜卑、南匈奴。《三国志》注引《西戎传》云:“近会建安中,兴国氐王阿贵、百顷氐王杨千万各有部众万余”。因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曹操也未放松对这里的经营。《三国志.鸟桓传》说:“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北伐鸟桓“斩杀鸟桓王蹋顿”。同年进攻西北羌区。《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攻屠武都、天水氐人。建安二十四年(219)徒武都氐叟出居京北、扶风、天水”。可见陇右当时是多民族地区,且少数民族同东汉,曹魏统治者矛盾坚锐,诸葛亮在《陇中时》中提出“西和诸戎”的民族政策下适合陇右,这是诸葛亮要“六出祁山”的一个重要原因。
6、政治因素。东汉政治是建立在豪强统治的基础上,汉和帝废除监铁官买制,私营盐铁放任,豪强势力更加强大。豪强、官僚均成地方割据者。宦官外戚专权,东汉政权风雨飘摇,失去对豪加黑暗腐败。陇右本西戎发地。汉武帝开通西域,域外羌人内附日盛,羌甚于汉人,激起东汉后期羌人大叛,反镇大战达40余起。如建武十年(34)、十一年(35)先零羌与马援之战;中元二年(57)、建初二年(77)、元和二年(86)、章和元年(87)、永元九年(97)烧当羌与窦固、马武、马防、耿来、张纡等大战。尤其“永初元年(107)车骑将军邓骘、校尉任尚屯汉阳(今甘谷)备羌”历14年,用人240万,耗资巨额,币藏空虚,人民覆宗灭族不计其数,横尸遍野,白骨垒垒。其后战争接连不断。直至建康元年(145)东汉统治被内地农民起义闹得不可开交,才使大战暂告一段。范文澜《中国通史》称“这次战争用款800余亿,多数被官吏吞入私襄。159年后战火又起。《秦州志》载,仅“永嘉八年(165)段颖西击羌,大破之……斩首23000级,获生口数万,降者余万,封段颖为都乡侯。”“中平二年(185)车琦将军裴温出征汉阳,又使破虏将军董卓将兵三万讨先零羌。”“中平四年(187)春三月,韩遂围陇西……进围汉阳……汉阳人王国与扶风马腾并叛。”“建安十六年(211)曹操攻马超、韩遂”。“建安十八年(213)秋七月马超率帅羌胡击陇上诸郡县、郡县皆应之。”“十九年(214)春马超领兵还围祁山,兴国氐王阿贵、百顷氐王千万各师部万余从之。夏侯渊、张郃救祁山,超败走……百顷氐王奔蜀,其部不能去者皆降,曹操袭其善者分居天水、南安郡”,“二十四年(215)夏四月,曹操征张鲁;……既克汉,李特祖将五百余家归之,操拜为将军,迁于略阳(今陇城)。”这些频繁大战使汉民征收不绝,常疫于远戍和征战。自安帝始,农民到处起义,范文澜《中国通史》载,至黄巾起义前各地民变67次。阶级斗争将氐羌反叛与农民起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汉阳杜琦、杜季、王信与羌人联合起义于天水一带。氐、羌、汉联盟大起义,地方武装乘镇压起义贪污发财、割剧一方,韩遂、马腾、马超、董卓各自为政,段颖仅169年杀人4万,用钱44亿,本人发财封侯。反而皇甫规抚羌,诛大贪官五、六十人,小贪官百余人,羌人为附20余万,只因得罪官吏,豪强,被下狱服苦役。1972年甘谷渭阳十字道刘家山一东汉墓出土汉简23枚,兹3枚文字较显者有云:“二十八日司徒寿大司农广上诏书从民家钱登官有诒钱斯幸永诏书郡所又永和六年二月一日古宗正昱上北。”又一云:“延熹元年十二月申朔十二日甲申宗正臣柜丞巨敬顿首死罪上尚书臣顿首死罪谨案文永寿三年三月十六日蜀郡太守书言人首示章诏书宗室”。还有一枚云:“雷诸侯王属居国界有罪请五属外使从法令治流落客唯五属内不得行优宗室刘槐刘亘自诏为乡县所侵不行优除到官来槐亘等骆驿当如永和六年庚午诏书汤。”从上支离破碎简文和农民起义风暴,可知当时陇右阶级矛盾何等坚锐。这样的政治因素不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所在吗?关于诸葛亮六出祁山的一些分析1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24683&page=1&from^^uid=169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