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
非常年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发明的纳米隐身衣震惊世界,后又发明世界最小纳米激光器,另有多项重大发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特级教授,已获大奖无数
南大物理系1989届本硕校友、世纪科技奖最高奖得主张翔发明纳米“隐身衣”
纳米“隐身衣”问世
据新华社、中国日报
华裔科学家成功借助新型材料隐藏三维物体
常常在小说等虚幻世界里出现的“隐身衣”,将有可能出现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
。由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裔科学家张翔教授带领的小组,成功借助新型材料隐藏三维
物体。
这种新型材料可在纳米尺度上让可见光弯曲,达到隐藏三维物体的效果。从理论
上讲,同样的原理在正常尺度下也应该能实现。因此,将来有可能用这种材料制成“隐身
衣”。
原理:让光线“绕着走”
这一最新成果将发表在15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和1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研究人员10日说,他们研制的这种新材料在纳米尺度上可以使三维空间内的可见光弯曲,
也就是说照射在这种材料上的可见光不能像正常情况下那样偏折,人眼也就无法“看到”
它。
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在实现隐藏功能方面,这
种材料需要把物体周围的光波实现完全弯曲,好像河水流过岩石一样,光线就似乎没有受
到任何阻挡,”张翔说,“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也就实现了视觉隐
形。”
军方很感兴趣
近些年来,研究人员曾合成出类似的具有负折射率的“超级材料”,试图利用材
料特殊的光学特性,使光弯曲。但先前的研究成果均存在局限性。比如,有的只能使微波
(波长大约在1毫米至1米之间)光线弯曲,而这个波长范围内的光线对人眼来说原本就不
可见
。有的则只能使光线实现二维弯曲,而不是完全隐形。
最新研制的这种“超级材料”在纳米尺度上实现了可见光的三维弯曲。这被看作
是“超级材料”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科研小组说,这一新材料可用于开发“超级透镜”,
能够让人们看清小到一个分子的目标。
这项研究由美国军方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
人物简介
张翔:美籍华人,祖籍南京,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9年赴美留学,1996年获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hancellor’s Professor。
美国NS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er (NSEC)主任。
张翔教授获奖无数,在2004年,他得到了科学界的最高奖项——世纪科技奖。
个人主页:
http://www.me.berkeley.edu/faculty/zhang/
个人简介:
http://www.me.berkeley.edu/faculty/zhang/bio.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