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经历了一次填志愿,这次我真的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前途,太渺茫了
1,腐败问题,包括作风腐败和学术腐败。这个问题我不想说,网上太多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
2,教育理念问题,不知道有多少学校的教育理念都是在说,以职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在我们学校,大一开学的时候,所有计算机系的学生都被安排在一起,听专业介绍的报告,老师大谈特谈计算机专业多有前途,说什么这个专业前景一篇光明,是个很挣钱的专业。这些老师都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金钱所洗涤的浑身充满铜臭味的。回首我失败的大学前两年,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出了问题,不止一个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惜我不感兴趣,我的兴趣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文科专业上,我有一腔经世致用的热情。人大经济论坛给了我一定的指导,理工科背景对于那些想经世致用的人非常重要(参考帖子: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630674-1-1.html)。可惜他们没这么教育,他们只是说有钱,难道每个人的理想都是停留在找一份工作,那一份不错的薪水上面吗?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是用钱来衡量的?美国一所名校曾经说过,培养学生,目的在于for the career not for the first job!而他们恰好相反,就是为了第一份工作,中国人一向很短视,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人很好,就算有,也是被批为愤青的那类人,只有他们才在忧国忧民!学校教育的短视,片面的强调就业和钱景,不在乎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如何实现!!
3,扼杀学生的思想,国家一再强调创新,强调创新创业,可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是怎么扼杀学生创新的呢?全国统一一个标准,同一个专业,所有学校都是这个要求和规范,学校的自主权在哪里呢?学生的特性发展从何做起呢?再有个性和想法,也不得不被教育部的这几十页的专业规范和人才规格的遏制了。
4、不重视学生的利益,不尊重学生,在我们填志愿之后,由于有几个方向去的人少,所以必须从人多的方向调剂过去。学校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先把你的方向定下来,然后把调剂过去的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做工作,也就是先斩后奏。我的自主选择权在哪里啊?我们很多人很生气,有人以退学相威胁,老师却说,多一个人不多,少一个人不少!天啊!学校就是这样尊重学生的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在于竞争机制不健全,反正是学校是国家的,又不是校长自己的。干嘛要管一个两个人呢?看看美国名校,都是建立在私立学校的竞争机制上的!!!!
总结起来就是,
1、国家严刑峻法,彻底扫清腐败问题。
2、国家教育部放权,建立合理的大学竞争机制。
3、学校决策层高瞻远瞩,为面向学生人生发展,学校制定一个立足长远的教育理念并保证实施。
但令我担心的是,本朝的政治制度和中国人习惯性短视让这几条都很难实现!
这只是我一个人的观点,最后我还是问一下,中国的教育前景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