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5-6 21:24:18
生产曲线.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6 21:24:54
三种提供出售曲线.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6 21:25:23
售出曲线.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6 22:39: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5-6 21:23
能说说错在哪里吗?
前年就说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02:21:56
hj58 发表于 2020-5-6 22:39
前年就说过了。
非常可惜,前年,我还没有给出三种情况的供给曲线呢。
生产供给曲线,提供出售供给曲线,售出供给曲线。
生产供给曲线在需求曲线两侧,都是斜向下的。基本原理是价格高增加生产,价格低减少生产。
提供出售供给曲线在需求曲线的右侧或与需求曲线重合,基本原理是在某一价格提供出售量必然大于或等于售出量。
售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基本原理是只有与需求量相等的供给量才能全部售出。
供给曲线可不是垂直的供给量线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08:35: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5-7 02:21
非常可惜,前年,我还没有给出三种情况的供给曲线呢。
生产供给曲线,提供出售供给曲线,售出供给曲线 ...
你狡辩起来还能够玩汉字的文字游戏,利用同一个汉字“口”,把“一口饭”(dQ)和“一口气”(Q)混为一谈,和你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09:46:22
hj58 发表于 2020-5-7 08:35
你狡辩起来还能够玩汉字的文字游戏,利用同一个汉字“口”,把“一口饭”(dQ)和“一口气”(Q)混为一谈 ...
91楼、92楼、93楼分别是生产供给曲线、提供出售供给曲线、售出供给曲线。
有关供给的曲线只能是这三种情况。
需求曲线移动,供给曲线随之移动。
本人给出的供给曲线完全是依附需求曲线存在的,这里有“供给必须按需求供给”的基本原理。
这三种供给曲线与斜向上的供给曲线相比,谁是谁非,很容易判断。

按照生产供给曲线,不会出现蛛网理论,而是台阶理论——价格下降生产量增加。
猪周期可以很好地用生产供给曲线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09:49:03
hj58 发表于 2020-5-7 08:35
你狡辩起来还能够玩汉字的文字游戏,利用同一个汉字“口”,把“一口饭”(dQ)和“一口气”(Q)混为一谈 ...
饭要一口一口吃,气要一口一口吸。这里的一口都是数量的变量不是总量,都是dQ不是Q。吃饭的总量Q一顿饭有餍足量,此时边际效用为0。
吸气的总量Q一段时间没有餍足量,每一数量Q处边际效用相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12:17:5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5-7 09:49
饭要一口一口吃,气要一口一口吸。这里的一口都是数量的变量不是总量,都是dQ不是Q。吃饭的总量Q一顿饭有 ...
你自己使用的“一丝(空气)”这个概念不用了?

研究呼吸时,“一丝空气”才是 dQ 吧?

一口气对应的不是一口饭,而是一顿饭。

幸亏中文博大精深,否则你都无法狡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13:10:38
hj58 发表于 2020-5-7 12:17
你自己使用的“一丝(空气)”这个概念不用了?

研究呼吸时,“一丝空气”才是 dQ 吧?
您非要把一口气细分,那就是一丝丝气。平时都说一口气。您非要硬犟啊。
dQ确实是一丝丝气。dU/dQ为常量,不为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15:2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15:2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20:21: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5-7 13:10
您非要把一口气细分,那就是一丝丝气。平时都说一口气。您非要硬犟啊。
dQ确实是一丝丝气。dU/dQ为常量, ...
“dQ确实是一丝丝气。dU/dQ为常量,不为0。 ”


如果你一口吸入一万丝空气,空气的边际效用还是正值吗?

吸入的每一口气的量有没有你说的“餍足量”?一千丝,还是一万丝?还是十万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20:46:08
hj58 发表于 2020-5-7 20:21
“dQ确实是一丝丝气。dU/dQ为常量,不为0。 ”
您还是没有区分最大吸入量与餍足量的区别。
吃饭一口也有最多的数量,那不是餍足量,只是最大一口吃饭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22:07:4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5-7 20:46
您还是没有区分最大吸入量与餍足量的区别。
吃饭一口也有最多的数量,那不是餍足量,只是最大一口吃饭量 ...
“您还是没有区分最大吸入量与餍足量的区别。
吃饭一口也有最多的数量,那不是餍足量,只是最大一口吃饭量。 ”



又来混淆是非。

和呼吸的“一口气”对应的是吃饭的“一顿饭”。

讨论呼吸时,你的这个餍足量是按照人的一生来计算的,讨论吃饭时,你的这个餍足量是按照一顿饭计算的。

如果按照一生计算,你这个餍足量还有什么经济学意义?

你的理论捉襟见肘,于是不断拆东墙补西墙。但是把东墙和西墙放在一起当面对质了,你仍然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当场拆东墙补西墙。

这就是这里的人鄙视你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7 22:52:17
黄教授你这个帖子的内容,我恰恰过去也研究思考过。我认为教科书上关于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推导需求曲线的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而你帖子中的内容,与教科书上完全相同,所以我认为该贴的内容也同样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8 03:25:42
hj58 发表于 2020-5-7 22:07
“您还是没有区分最大吸入量与餍足量的区别。
吃饭一口也有最多的数量,那不是餍足量,只是最大一口吃饭 ...
我明明说的是一段时间,10分钟100年均可。在任意一段时间,每吸一口气,效用是一样的。每吸一丝丝气,效用是一样的。
这意思很明显,吸气不可以停止,没有餍足量。
您错了就是错了。您不承认错误,反而编稻草人,搞人身攻击,这很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8 03:34:42
hj58 发表于 2020-5-7 22:07
“您还是没有区分最大吸入量与餍足量的区别。
吃饭一口也有最多的数量,那不是餍足量,只是最大一口吃饭 ...
吸一口气与吃一顿饭对应?您真能搞笑。

10分或30分之类的吸气与一顿饭对应。时间大致要相同。
在相等的时间,一顿饭时间吧。吸气每一丝丝丝效用是不变的,吃每一点点饭效用是减少的。所以,吸气边际效用不变,而吃饭只要是吃下去,一定会有边际效用为0时刻的到来。
非常简单的事,您非要硬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8 13:09:2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5-8 03:34
吸一口气与吃一顿饭对应?您真能搞笑。

10分或30分之类的吸气与一顿饭对应。时间大致要相同。
“10分或30分之类的吸气与一顿饭对应。时间大致要相同。”


又打一个补丁:时间大致要相同。

吸气——吐气——再吸气;吃饭——排泄——再吃饭,显然类似之处是循环性的周期,你却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用持续时间来作为共同点。

就凭你这种做法,你还奢望自己搞出正确的理论?

同一部电影反复看,大多数人会产生审美疲劳,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那你在研究电影的边际效用递减时,是不是要求在十分钟或三十分钟里看完一部电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8 13:10:13
冥想苦行者 发表于 2020-5-7 22:52
黄教授你这个帖子的内容,我恰恰过去也研究思考过。我认为教科书上关于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推导需求曲线的 ...
有没有写成文章?我去看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8 13:39:16
hj58 发表于 2020-5-8 13:09
“10分或30分之类的吸气与一顿饭对应。时间大致要相同。”
同一部电影反复看,大多数人会产生审美疲劳,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那你在研究电影的边际效用递减时,是不是要求在十分钟或三十分钟里看完一部电影?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一部电影,要看电影的时间长度。时间不是千篇一律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8 16:20:3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5-8 13:39
同一部电影反复看,大多数人会产生审美疲劳,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那你在研究电影的边际效用递减时,是不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一部电影,要看电影的时间长度。时间不是千篇一律的啊。 ”


那为什么研究呼吸和吃饭问题时,时间长度必须一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8 18:50:53
hj58 发表于 2020-5-8 16:20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一部电影,要看电影的时间长度。时间不是千篇一律的啊。 ”
有利于比较啊。我说过,单独研究吸气,时间可以是10分钟——100年都可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8 22:09:0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5-8 18:50
有利于比较啊。我说过,单独研究吸气,时间可以是10分钟——100年都可以啊。
“我说过,单独研究吸气,时间可以是10分钟——100年都可以啊。 ”


为什么单独研究吃饭,就是一顿饭这一个周期,而研究呼吸就是很多周期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8 22:52:42

'下图演示了如何从某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效用无差异曲线推导出他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过程。"

   你自己在这里也没有提到价格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8 23:08:49
hj58 发表于 2020-5-4 16:49
我觉得边际效用递减的影响,关键是在无差异曲线身上。

如果没有边际效用递减,无差异曲线就不会向左下 ...
   “因为消费越多,边际效用越高,消费者也就愿意用越多的钱去购买,从而愿意接受比较高的价格。”

     这是你自己捏造的荒谬的东西。实际上,无论边际效用如何,消费者都不会愿意多花钱购买,因为花钱买东西都是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不得已的事情而不是愿意不愿意的事情。从效用来讨论价值(价格)陷入了效用价值论的泥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9 01:56:51
hj58 发表于 2020-5-8 13:10
有没有写成文章?我去看一下。
       当时匆忙的写成了文(需求曲线的错误推导方式),不过当时只从一个角度来证明这种推导方式的错误,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理由:       马歇尔在用边际效用递减推导需求定律的过程中,一个最根本的依据就是——交易者是根据得到的效用和失去的效用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交易数量关系。
       也就是说物品对于经济人来说,其边际效用————是随着拥有的数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的,随着拥有的数量的减少而逐渐递增的。那么在交易中,经济人就会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每失去一单位己方之物与所交换到的对方之物,两者之间哪一个对自己的边际效用更大?如若前者小于后者,那么经济人就会愿意交易;如若前者大于或者等于后者,那么经济人就不会愿意交易。
       在马歇尔对需求定律的论证过程中,他恰恰就是以各种价格下两物的得与失的边际效用相等,来确立各个价格下买者会购买的数量。

       由此可见,要证明一条曲线是不是需求曲线,那么必须涉及到经济人对两物之间的得到和失去的边际效用的比较关系。而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中,分析的是经济人在既定的失去数量下,如何选择横坐标和纵坐标上的两物品的数量组合,才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但在这一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涉及到经济人失去之物对于经济人的边际效用,那么自然也就无法衡量得到之物的边际效用是否大于失去之物的边际效用,那么这样得出的曲线怎么可能是马歇尔推导的需求曲线呢?
       综上所述,虽然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推导出来的价格——数量曲线也是一条左高右低的曲线,但这条曲线并不是马歇尔所指的需求曲线。总之,需求曲线是基于边际效用递减和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推导出来的。既然追求利益最大化是需求曲线推导的基本前提之一,那么需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必须涉及得到和失去之间的利益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9 03:09:02
hj58 发表于 2020-5-8 22:09
“我说过,单独研究吸气,时间可以是10分钟——100年都可以啊。 ”


您认为一吸一呼是个周期,但我认为吸气不可停止。注意研究的是吸气。吸气的过程获得的边际效用是一样的,边际效用不递减。
既然吸气不可以停止,也就不存在餍足量。当然也不会有边际效用为0的事。
建议您去问一下经济学教授,问问内行人。让他们给您正确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9 13:21:44
YYSRR 发表于 2020-5-8 22:52
'下图演示了如何从某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效用无差异曲线推导出他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过程。"

   你自己 ...
价格和边际效用当然没有直接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9 13:23:48
YYSRR 发表于 2020-5-8 23:08
“因为消费越多,边际效用越高,消费者也就愿意用越多的钱去购买,从而愿意接受比较高的价格。”

  ...
两句话要连在一起看:

“正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需求曲线向下弯曲。如果边际效用递增,需求曲线就应该向上弯曲了。

因为消费越多,边际效用越高,消费者也就愿意用越多的钱去购买,从而愿意接受比较高的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