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oh_yea
首先感謝這位高手的指教 既然有人探討起這個 "傳說中的?" 那小弟就在說一點囉 ^^
其實這個? 已經有底限了 那就是1% 而根據高手的指教就是把?設為5% (如果小弟沒理解錯誤的話)
在說明?的範圍前 小弟先舉例來說明
假設 結標價是100 而A建議的價位 也是100 那麼A要設多少?還防堵B的逃避呢 ?=1%=諮詢費
因為若B要逃避的話必須付出高於101的價位 而此時B的成本將會超過1% 所以B沒有誘因去逃避
因此?的下界是1%(當A完全命中時的狀況) 那上限呢 以下就來討論上限的範圍
那若A沒有命中呢 此時分兩個情況 第一 結標價仍在A的上下界範圍內 第二結標價已超出A的上下界
第一的情況下 若A建議價位為100 A設定?=2% 而實際結標價為101.5 那麼B要出多少才可以不付錢呢 B要出102.1
此時B的獲利是101.5*1%=1.015 而B付出的成本是102.1-101.5=0.6 此時B有誘因
因此A若設定?=3%呢 那B的成本將會變成103.1-101.5=1.6 將會超過獲利 1.015 而喪失誘因
在因此若結標價是100.5呢 那B的成本將變成102.1-100.5=1.6 而B的獲利會變成100.5*1%=1.005 此時B也無誘因 其實此時A只需將?設為1.5%即可
不知看到這裡有沒有樓主是看出端倪了 這個?的上界 要看A本身的準確度 以就是A本身的能力 然後A依照本身的準確度在往上加碼
例如A的歷史準確度是上下1% 那麼A在設定?時只要再往上加碼到2%-2.5% 原則上應該就足以消滅B的誘因
所以並不需要加碼到如高手所說的5% 加碼到5%在實務上很誇張了 因為這是投標案 金額都是相當龐大的 我是以100舉例 如果改成一億 那5%的上下界會嚇死人
所以實際上?的底界就是詢問費的乘數 1%(也就是A完全命中結標價 換句話說 也就是造成B的獲利跟成本相同)
而上界則要看A本身的能力 A的能力越強 ?數就越小 A的能力越差 ?數就越高 從上面例子就可以知道 3%是在A能力差的時候 1.5%是在A能力強的時候
那第二種情況呢 第二種情況A就自己摸摸鼻子走人算了 都沒猜到還敢跟B收錢 呵呵
坦白說 其實上界也可以算出來....^^
期待有不同的思路.....^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