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842 73
2020-05-09
黄佶兄坚持边际效用决定成交价格的上限,也就是坚持边际效用决定需求价格,用人们的呼吸做例子。
人们在一吸一呼(一个消费周期)中,当吸入不足一口气时的每一丝气的边际效用为正且较大;当吸足一口气时的最后一丝气的边际效用为0,黄佶兄认为,这一口气的价格为0。(黄佶兄的图我不转过来了,他要表达意思就是上面的文字叙述)
严格按照经济学教科书中对需求价格的推导是怎样的呢?
========================================
消费数量           边际效用         货币边际效用           需求价格
========================================
    1                      10                     2                          5
    2                       8                      2                          4
    3                       6                      2                          3
    4                       4                      2                          2
    5                       2                      2                          1
    6                       0                      2                          0
=======================================
也就是说,当人们所吸的一口气,分解为六丝气(每丝气就是一口气的六分之一),吸入第一丝气时,其边际效用为正且最大,随着吸入的越多,边际效用递减。
教科书怎么谈的呢?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与付出的货币效用相等,是消费者付出货币的上限,多了就不愿意付出了。所以,吸入第一丝气的效用是10,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大货币数量是5,因为付出的比5多,则消费者就付出大于10的货币效用。其他以此类推。
可以看出,第一丝气的价格还是正的,一直到第五丝气,价格也还是正的。
只有到第六丝气,每丝气的价格才是0。
如此看来,黄佶兄对教科书范式的运用是错的。即吸入不足一口气时,一丝气的边际效用大于0,需求价格也应大于0,而不是黄佶兄所说的为0。
这是第一个问题,黄佶兄错用了范式。
使用这个推导需求价格的范式来谈空气的价格问题,不但不能证明边际效用决定需求价格,反而是给出了一个否定的例子。
很多效用价值论者知道,非商品是不能用来证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但黄佶兄不知道。
因为非商品,不存在价格0还是正的问题,而是没有价格。
人们吸入的空气,正常情况下不是商品,因此不存在价格(当然也不存在“价值”,即便它有效用)
所以,效用价值论是要打补丁的,打一个致命的补丁,即只有当所研究的物品是商品时,边际效用才决定需求价格。
而这个补丁打上去,边际效用价值论就站不住脚了。你说边际效用决定需求价格,给你一个边际效用不能决定需求价格的例子,即黄佶兄提出的空气之例,便否定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这是第二个问题,本来要证明边际效用决定需求价格,却提供了一个证明边际效用不能决定价格的例子。
很不幸,边际效用价值论是错的,非常抱歉,你们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5-9 13:02:13
与效用价值论错误对应的,是劳动价值论的错误。
马氏说,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那么,当劳动产品不用做出售、自给自足时,劳动还凝不凝结在劳动产品中呢?当然凝结啦。那么自给自足的劳动产品是不是也应当有“价值”了?马氏说,自给自足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但是,劳动凝结于劳动产品中,是不管它是商品还是非商品的,劳动价值论打的这个补丁就要了它自己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9 13:32:51
商品和非商品,怎么区别?
全部物品,分为有用无用,无用的肯定不能是商品;有用物品一定是商品么?不。有用物品还要区分稀缺还是丰裕,丰裕的物品不能是商品;稀缺而有用的物品一定是商品么?不。稀缺而有用的物品还要区分有主无主,无主的稀缺而有用的物品,肯定不是商品;有主的稀缺而有用的物品,才可能是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9 13:45:52
感谢罗兄详细阐述。下面介绍一下我的观点:

价格是交易双方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强调“边际效用决定消费者购买一定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的上限”。

如果卖者愿意 0 价格出售,那么即使消费者根据边际效用愿意最高出价 10 元,他们也会欣然按照 0 元成交。

所以,即使吸入空气的量没有达到边际效用为 0 这个点,消费者也不需要为空气支付价格,而且这也没有和边际效用理论发生冲突。

还有一个问题是交换物品是不是商品的问题。

作为科学理论,应该越简洁越好,概括力越强越好。

把供应曲线称为“生产者愿意供应一定数量的商品的价格下限”,概括力还不够强,例如不能概括空气这种无主物品,毕竟“生产者”一般都是自然人,而大自然不是自然人。

所以,我想,供应曲线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定义,但是更广义的定义可以是:“消费者得到一定数量物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的下限”。

这样,无主物品也可以包括在供求曲线的解释范围里了。

这样,呼吸空气的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得到解决了:

消费者愿意为吸一口气支付 10 元,但是他为了得到空气所必须支付的代价的下限是 0 元,于是他就没有付钱。

当然,如果他愿意付钱也可以,例如每吸一口气向环保基金捐献一分钱。这一分钱的代价高于 0 这个代价下限,低于愿意支付的价格的上限,所以,这一点在供求曲线划出的区域内(在交汇点的左侧)。

这个区域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下限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货币。只要价格在这个区域内,消费者显然是愿意进行交易的,而不管交易对象是一个营业员,还是一台售货机,或者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主体。

这样,就完美地解决了争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11 12:52:32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11 20:27:35
hj58 发表于 2020-5-9 13:45
感谢罗兄详细阐述。下面介绍一下我的观点:

价格是交易双方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强调“边际效用决定消费 ...
价格是交易双方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强调“边际效用决定消费者购买一定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的上限”。
-------------
你去吃自助餐,每种食物都吃到不想再吃了,边际效用是零。
请问你为这顿自助餐愿意支付的价格上限是零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